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先行探路立潮头——2024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侧记

说到温州,让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民营经济发达,还有改革开放初期涌现的“温州模式”。这其中,蕴含的都是敢为人先、敢闯敢干的精神特质。

今日之温州,正是长三角这个活跃增长极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芒种时节,在这个“长三角南大门”举行的2024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围绕“谱写长三角一体化新篇章 勇当中国式现代化先行者”主题深入交流,探讨如何更好地肩负起“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的责任和使命。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一河三湖”中的核心湖泊——苏州市吴江区元荡湖流水通幽、碧波荡漾、林木葱茏,吸引不少游客前来休闲游玩。计海新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协同创新,建设活力长三角

科技创新如同撬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杠杆,总能迸发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强大力量。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创新协作始终是长三角绕不开的话题。

高层论坛上,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我举一个小例子,在我们无锡有一家企业叫做中电海康科技公司,这家公司的墙上挂着一张共建长三角“感存算一体化”超级中试中心的分工协作布局图。这个图上,上海嘉定聚焦智能传感,江苏无锡发挥先进封装优势,浙江杭州致力于新型存储,安徽合肥则突出高端计算,大家携手突破“感存算一体化”领域核心技术。

类似的一体化创新联合体在长三角比比皆是。高层论坛上,加强基础研究合作框架协议、长三角AI+场景联合创新战略合作协议等多个协议同时签约,首批12个长三角创新联合体也正式成立。

“创新联合体的成立,意味着打破学科边界,以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为牵引,协同开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共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雯表示。

创新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长三角地区具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坚实基础。如今,长三角产业结构加速迈向中高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的产业规模已分别占全国的3/5、1/3和1/3;科创板上市企业超270家、占全国48%。展望未来,长三角科创一体化生态图景徐徐展开,生机盎然。

互联互通,构筑无界长三角

从卫星视角俯瞰长三角区域,铁路网纵横交错,长三角已紧紧“抱成团”。

“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即将开行。环线从上海出发,经苏州、常州、南京、合肥、黄山、杭州和嘉兴等地,最终又回到上海,单向行驶里程超过1200公里,将沪苏浙皖三省一市连成一个“圈”。

座谈会期间,三省一市发改委签署组建长三角轨道交通运营公司的合作框架协议,推动跨省城际、市域铁路运营一体化;签署长三角区域物流提质增效降本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开展物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物流运输方式多式协同……流动的长三角活力更强。

细看会上发布的2024年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事项目清单,交通设施、基础设施频频亮相:杭温铁路、池黄高铁等建成通车,沪苏湖铁路力争通车,通苏嘉甬铁路、沪苏嘉城际、滁宁城际等项目加快建设,全年新增建成铁路660公里;新建公共充电桩7万个以上,车桩比力争达到1.9之内,累计公共充电桩达到60万个以上。

进一步提升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成为与会人员的高度共识。三省一市市场监管局签署长三角市场监管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先行区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立15项合作机制。

“长三角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空间集聚效应、发展外溢效应,都有明显优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建议,要提高制度和规制的统一性、标准的一致性、管理的协同性,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发挥龙头作用。

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推动长三角优势产能、优质装备、适用技术和标准“走出去”,这是三省一市承载的新使命。当天,长三角“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会揭牌,将联动开展贸易、投资、商事法律和经济技术合作等交流活动,提升国际经贸信息平台综合功能,以高水平的协同开放助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

保障民生,营造幸福长三角

出生在浙江,工作在安徽,丢失身份证的陈好通过异地申领身份证“一网通办”,10分钟就申请到新身份证。

近年来,长三角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提升,173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实现52个居民服务事项“一卡通”。

现场发布的实事项目清单中,医保、养老、文旅等都有涵盖——

跨省高效办成一件事,三省一市政务服务部门将开通跨省通办“远程虚拟窗口”服务点位200个以上,累计上线政务服务200项以上,实现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全覆盖,推进跨省“一件事”和“免申即享”创新服务。

医保跨省结算提质扩面,三省一市医保部门统一将12项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长三角地区医保支付范围,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病种扩增至8个以上,争取社区(乡镇)卫生服务中心以上的医院全部实现跨省异地直接结算。

三省一市民政部门将推进长三角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服务标准、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结果共享互认,发展旅居养老地300家以上。

三省一市人社、文旅、体育部门将依托社会保障卡,实现长三角3000家以上文旅场馆(图书馆、博物馆、A级旅游景区等)和健身场馆“一卡通用”,“一卡通”服务项目增加至70项以上。

人越走越亲,手越握越紧,一座座“幸福立交桥”正在将民生愿景变为美好实景。

生态共治,绘就美丽长三角

微风轻拂,太浦河波光粼粼,流经沪苏浙三地;沪苏交界处的元荡,平静的湖面倒映着白云蓝天,宛如一块绿宝石……长三角演奏着一首首“绿色发展协奏曲”。

一组数据令人振奋——

去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率为83.7%,PM2.5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连续四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594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93.4%;太湖水质达16年最好水平,湖心区首次达Ⅲ类。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大家一致表示,要坚决扛起“美丽中国先行区”使命任务,全面推动长三角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

会场内外,三省一市拿出实招硬招。6月6日下午,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小组成果发布会及签约仪式举行,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小组当天又召开了第四次工作会议,共谋推进长三角绿色发展的新路径:下一步,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工作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深化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加快区域绿色低碳转型,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屏障,推进重大制度政策创新,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四地农业农村部门则计划发布《长三角和美乡村建设导引》,建成和美乡村(美丽乡村)6000个以上,推介一批跨省域美丽乡村精品风景线,协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南京、无锡、常州、杭州、湖州、宣城等六市共同发布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宣言,助力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

这片发展的热土,每天都在演绎新的精彩,向着更好担起“经济增长极、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的时代使命,长三角“扬帆但信风”!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许愿 黄伟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