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江苏淮安:向“新”而行 向“高”攀登

签项目、聚新力、话发展。第四届淮河华商大会举办期间,10个各具特色的子活动精彩举行,围绕“投资淮安 同圆梦想”主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行业精英相聚一堂,交流思想、分享智慧、共商合作,为淮安乃至淮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各县区还结合子活动主题邀请了相关产业国内知名企业家代表参加活动。



筑巢引凤签项目

以淮河为媒,促产业合作。借淮河华商大会平台,淮安从产业配套、营商环境、区位特征等全面展现、深入推荐,全力以赴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扩大“朋友圈”、拓展“合作圈”。

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榜单第92名;4个百亿级项目接连落地建设;“一区三园”特色功能园区吸引19家上市企业落户;在江苏省91家省级开发区中位于前16强……玻纤产业链发展会上,一系列数据充分展现出涟水的发展活力、投资潜力。“全球最大的玻璃纤维专业制造商、中国新材料行业的领军企业选择淮安、投资涟水,说明这里营商环境优秀,我们未来投资也更有信心。”一位企业家代表说。 



“创业中华•侨聚清江浦”暨食品产业推介、科技项目签约大会现场,黄码港的特色优势让许多食品企业关注。清江浦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黄码港,该区初步形成了“食品加工、粮食储存、港口物流”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未来将建设长三角北部食品加工和粮食储存中心。清江浦将重拾交通优势,重现“南船北马、天下粮仓”的繁华盛景。

筑“金巢”,引“金凤”。淮安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众多项目垂青。产学研合作对接暨创新之核建设恳谈会上,淮阴师范学院、江苏省材料学会、淮中校友科创联盟、北京华夏幸福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淮安经开区进行平台载体项目签约。江苏高路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华夏源细胞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科林泰电子有限公司、上海芯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淮安经开区等进行科创人才项目签约;仪器仪表产业推介暨第二届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会上,金湖仪器仪表企业与银行达成苏质贷、苏科贷、苏知贷融资协议金额达5.6亿元。

据了解,2024•淮安枢纽经济与电商供应链发展大会、淮安高新区半导体产业交流会也将进行项目集中签约。

投下真金,感受真情。“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考察了盱眙优良的投资环境、见证了盱眙项目建设的欣欣向荣,感受到盱眙产业发展的腾飞态势,倍感振奋、倍增信心。” 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链专题招商推介座谈会上,合利来(深圳)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舒灿灿深情表示,项目落户盱眙,感受到全方位的支持,公司将力争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新加坡金鹰集团中国区副总裁马康当场表示,将持续关注淮安、投资淮安,用大格局、大手笔、大情怀积极投身淮安经济社会建设,争做淮安城市形象的“代言人”、未来发展的“合伙人”和投资兴业的“圆梦人”。

科技赋能聚新力

在纤维材料新质生产力创新分论坛上,中国化纤产业链创新大会暨发展纺织现代化体系(洪泽)行动指数发布会筹备启动仪式举行。记者从论坛现场了解到,为加快洪泽区纺织新质生产力建设,强核补链,加快构建完善我市绿色差别化功能性纤维材料产业链,淮安将于今年11月份举办“中国化纤产业链创新大会暨发展纺织现代化体系(洪泽)行动指数发布会”。

因“淮”结缘,共促创新。自淮河华商大会举办以来,淮安着眼淮河流域互利共赢,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打通堵点卡点,以最卓越的成绩,向广大华商充分展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韧性和活力,为企业家在淮投资兴业提供更多的“新选项”“新方向”“新可能”。 



培育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技术交流互鉴。在产学研合作对接暨创新之核建设恳谈会上,2024年第一批16项企业重点技术需求榜单发布。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对揭榜成功的优胜项目,淮安将联合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予以立项支持。近年来,淮安持续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深化“揭榜挂帅”协同攻关模式,大力推动淮安产业协同创新和区域协调发展。

培育新质生产力也离不开创新人才、科技项目。淮河华商大会期间,我市举行2024中国•淮安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秉持“以赛引才、以赛招商、以赛造势”理念,我市自2021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三届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淮安创新创业大赛整合了高端人才精英赛、创新创业选拔赛、技术难题挑战赛三类赛事,三年来已累计签约落地高层次人才项目70多项,揭榜成功企业技术难题攻关项目40余项,“创新淮安”品牌初具影响。现在,2024中国•淮安创新创业大赛又将重磅开启。

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民营企业直面市场、敢于竞争,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生力军。截至目前,全市民营企业14.12万家,个体工商户57.13万户,民营经济人士超过70万,累计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25家,为淮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了动力、厚植了根基。

正如江苏嘉拓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峰在“携手共进催化新质生产力”百强名企淮安行活动中所说的,创新驱动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民营企业要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提升创新能力,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排头兵。要加强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提高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培育高素质人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民营企业要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促进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

逐“新”追梦,共赴美好。“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在奥地利与淮安之间架好沟通交往、文明交流、产业交融三座桥,大力推动双方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上的交融合作。我们坚信,在淮安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热土上,一定能描绘出浓墨重彩的美好未来。”江苏中奥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奥地利华人商会执行会长曾一立激动地说。

群贤集聚话发展

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聚氨酯产业正在经历由量变向质变转变的过程,有望迎来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聚氨酯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上,聚氨酯协会专家库专家、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姜志国描绘了一个广阔绚丽、前途无限的聚氨酯产业。在聚氨酯产业发展领域,淮安工业园区走在前列。近年来,淮安工业园区抢抓机遇,优化营商环境,强化项目招引,着力将园区聚氨酯新材料产业园打造成为集科研、孵化、生产、制造为一体的国内一流聚氨酯新材料产业基地。截至目前,工业园区聚氨酯产业链已具雏形,聚氨酯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凸显,产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蹄疾步稳,势头强劲。“涟水县在玻纤产业发展上基础好、起点高、势头强劲。”参加玻纤产业链发展会议的嘉宾们纷纷表示。5月16日,来自全国各地的玻纤产业链相关企业、行业协会、专家学者等100余人齐聚涟水,共同探讨玻纤产业链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市场应用等议题。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秘书长刘长雷指出,当前我国玻璃纤维行业要完成从与欧美国家“并跑”到“领跑”全球玻纤产业的角色转变,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此,涟水需乘势而上,进一步转变发展思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做好应用研究与市场拓展工作,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玻璃纤维及制品特色产业集群,助力全国玻纤及制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再创佳绩。在纤维材料新质生产力创新分论坛上,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李德利表示,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是纺织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洪泽的相关企业应加强和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合作,持续深耕、细分再生产品应用领域,加强产品创新,增强作为原料供应商在合作中的话语权,把握时机、挖掘“金矿”。据悉,近年来,洪泽区持续发力纤维新材料产业赛道,坚持强链补链延链,形成了以台华新材、佩浦科技及三联新材料、超美斯及奥维纺纶为“链主”的多条产业链集群。



产业是经济之本、发展之基。省政协副秘书长、省工商联副主席胡明表示,此次淮河华商大会充分展示了淮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蓬勃的经济发展活力,展现了淮安产业发展欣欣向荣的态势,淮安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投资兴业的“宝地”。

融媒体记者 王舒 左文东 刘梦 杨春阳 蔡雨萌 吴家靖 王昊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