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政经1号︱全国两会后的首场调研,江苏强聚焦“首要任务”

“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良好的条件和能力”“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使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多次强调的“新质生产力”成为备受关注的热词。

3月15日,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南京宣讲全国两会精神并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地推动和支撑高质量发展。

眼下,江苏正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科技攻“尖”,以创新勇当“开路先锋”

何为“新质生产力”?

简单来说,就是不同于以往的、更新的、更先进的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放眼江苏,省内众多的科研院所、浓厚的创新氛围和良好的产业基础,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力支撑——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1万家;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600亿元;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4万家、新获批国家创新型县(市)9个、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7家,均居全国第一……这是过去一年,江苏亮出的科技创新“成绩单”。令人欣喜的是,2023年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3.2%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49.9%,两项指标均提前两年完成省“十四五”规划目标。

3月15日,信长星来到六合产业科技创新港,参观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及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复杂产品智能制造系统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该创新港由六合区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建,仅三年多时间就集聚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孵化多家科技型企业。不难看出,在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可谓集天时地利人和,起势很好、前景广阔。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选择。据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面向“万亿级”未来产业,南京抢抓“风口”布局新赛道——14日下午,南京举办“低空经济”主题活动,企业、高校、专家和有关部门齐聚一堂,共商南京低空经济的发展战略和路径。

作为较早布局低空经济的城市,南京拥有丰富的低空资源:在宁多所高校与低空经济相关,一批国家、国防重点实验室在宁布局,多个领域研发能力全国领先,能更大力度地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创新。依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莱斯信息等名校名企,未来,打个“空中的士”上班以避开早高峰的科幻场景,或将走进现实。

在江苏,这样的产业交流与思想碰撞几乎每月都有,延伸出无边创意,为探索未来产业积蓄灵感智慧,为把江苏打造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作出积极贡献。

“守”“创”并济,产业发展从“融”而行

信长星在南京钢铁集团调研时提到,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必须一手抓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一手抓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大力度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协同发展钢铁主业和新型业态的南钢是江苏推动数实融合、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缩影之一。近年来,江苏积极推动企业“智改数转网联”,数实融合正成为多部门、多行业的“必答题”。

通过持续推进“智改数转网联”,百年老厂无锡一棉的企业产量提升37%,生产效率提升30%,运行成本降低22%,工人劳动强度降低60%,万锭用工15人以内,用工成本降低40%,取得明显成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在江苏,传统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营收总额的六成多、利润的五成多。发展新质生产力,传统产业大有可为。江阴市海澜集团依托5G、AI、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突破传统生产模式打造的全流程智能化工厂,实现了服装生产全自动化作业,工作效率成倍提升,推动纺织服装这一传统产业跃升为更有竞争力的朝阳产业。

2023年,江苏数实融合发展有了新成效。江苏全年新增国家“数字领航”企业5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0个、5G工厂97个、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达标企业1448家,均居全国第一;新认定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501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12个、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121个……

眼下,江苏正全面开展传统产业焕新工程,针对冶金、建材、纺织等重点行业制定专门方案,开展工艺装备、产品技术、业态模式等焕新行动,力争到2024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不断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

向“新”求“质”,“碳”路高质量发展

绿色低碳发展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的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向。

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江苏积极实施制造业绿色转型行动,加快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鼓励企业围绕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等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加大氢能、新型储能等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应用,构建绿色技术创新应用场景。

依海而生,向海而兴,盐城风电装备产业链发展优势足、潜力大。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盐城构建涵盖研发设计、装备制造、资源开发、运维服务于一体的风电装备全产业链条,海上风电整机产能约占全国40%,已成为全球海上风电装备综合产能最大的基地之一。

企业是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的中坚力量。就在今年3月初,南通海门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度绿色发展领军企业评定工作的通知》,努力发挥“绿色尖子生”示范带动效应。据悉,2023年,海门当地企业招商局重工、慧聚药业和当升材料获评全省绿色发展领军企业,容汇锂业、通光光缆等4家企业成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在容汇锂业的实验室内,可以窥见“绿色尖子生”脱颖而出的秘诀。“我们采用独特的母液循环套用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产品回收率。且实施清洁生产后每年减少固废产生量2170吨,减排二氧化硫7.85吨。”容汇通用锂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总监杨海兵介绍,以往锂电新材料行业的原材料利用率低,该企业通过改进硫酸锂溶液精制工艺,使用精密过滤器、减少活性炭使用等提高原料利用率。

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产业发展,才能最终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向绿而行,向新而变,新质生产力点燃创新引擎,汇聚发展动能,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 强慧娟 燕钰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