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地评线】新华时论 | 以“网联”放大“智改数转”效应

过去工厂有问题需要现场解决,技术人员来回路程需要两三天,如今用上联动的协同中心,实现了“决策千里之外”。网络化联接,有利于企业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为企业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之一。

前不久召开的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指出,要更加注重以“网联”放大“智改数转”效应,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也作出“要积极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大行动’”的明确部署。从一直以来强调的“智改数转”到“智改数转网联”,推进新型工业化对“网联”两字“划重点”,正说明“网联”对于促进“智改数转”的重要作用。

从现实来看,目前,江苏实施“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进入攻关期,不少大企业投入重金也尝到了转型红利,但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不少仍处于“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顾虑中。一方面,中小企业囿于成本控制和资源限制,付不起试错成本;另一方面,上下游企业未实施数字化改造,也无法带动整个产业链跃升。推动更多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呼唤“网联”出场。

“智改”“数转”“网联”相互关联又各有侧重。“智改”“数转”聚焦硬件智能化改造和软件集成化应用的“叠加”,全面提升企业在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网联”则侧重“联动”,打破信息孤岛,依托工业互联网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制造业企业与数字服务企业的高效联接。工业互联网平台,就如同一座桥,通过设备与设备、工厂与工厂的连接,整合资源要素,这样的关键“角色”能够带动整个链条协同并进,牵引更多中小企业实现向“数”向“智”而转。换言之,通过“网联”突出“链主”龙头企业引领带动,提供平台支持和转型工具箱,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和成本,让中小企业在“智改数转”上甩开包袱、少走弯路。

让“智改数转”的成本降下来、效能看得见,正是“网联”的作用所在。以“网联”放大“智改数转”效应,需要“先修路”。过去我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意在指出基础设施的先导作用。当前,数字基础设施就是“未来之路”。让更多企业拥抱“智改数转”,需要把握前瞻性、适度超前推进网络、算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推进5G、千兆光网、移动物联网在各类园区的深度覆盖,加快“东数西算”工程重点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为“网联”打地基、搭网络、供数据,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

江苏不仅数字化转型需求旺,服务供给能力还很强,关键是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为“网联”提供更多更优可“联”的平台,还需要做好“服务+”文章。当前,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阶段的企业“智改数转”需求各有不同。激发“智改数转”活力关键就在于针对不同企业的需求精准施策。这需要大力发展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培育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还需要更多像徐工汉云这样的平台提供“上云”的解决方案,让更多企业愿转、会转、敢转、能转,推进制造业“数字换脑”“安全换脑”,助力全方位打造数实融合强省。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