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30年代末,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在英国出版成书。自此,世界多了一个观察中国农民生产生活的窗口。书中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景象?为何费老一生共26次到访此地?现如今它的发展又如何?本期《乡行记——新时代中国乡野调查》开弦弓村篇上,让我们一起走进新时代的“中国·江村”。
乡行记·新时代中国乡野调查│江苏开弦弓村:江村如此多娇
新华网记者 曹滢
如果说苏州以其文化昌盛和经济繁荣诠释了人文经济学的新时代中国样本,那么开弦弓村——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下辖的一个小小村落,或可作为一个实证,探讨在城乡融合、乡村振兴道路上,人文经济共生共荣的一些规律。
开弦弓村,是社会学家费孝通在20世纪30年代写下著作《江村经济》的地方。他在这部书中记载了这个江南村庄的社会结构、文化习俗和经济状况。从那时起,这里就成为世界观察中国农村的一扇窗口。
赓续文脉,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农耕文明、水乡风貌,寄托着大多数中国人的乡愁,早已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沿苏州湾一路南下,田野与河道纵横交错,城市与乡村的景致几无差别,平畴沃野,白墙黛瓦,让人不由得感叹这江南水乡的富庶与秀美。
在这片太湖东南岸的湖网湿地上,勤劳的人们世代开渠排水、围圩造地,种稻养蚕,成就了千百年来“苏湖熟、天下足”的农业盛景,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吴江的丝绸文化源远流长,“日出万绸,衣被天下”。开弦弓村是过去蚕丝业的重要中心,国际市场上著名的生丝“辑里丝”,就产于这一带。
1936年,青年学者费孝通走访了开弦弓村及周边乡镇,写下《江村经济》一书。
农耕、蚕桑、乡村建设、学术著作,这些文化标识交汇在一起,为这个太湖边的小村子铺垫了深厚底蕴。在人文鼎盛、群星璀璨的江南大地,开弦弓村保留了一份独特魅力。
2017 年,吴江区提出以开弦弓村为核心,将开弦弓村与周边村镇连片规划,推进农文旅融合,整体打造“中国·江村”乡村振兴示范区。
这片区域拥有两种被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遗存,即基塘农业和蚕桑文化,二者被称为江南农耕文明的“活化石”。塘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基塘农业及衍生出的蚕桑文化体现了生态农业循环的观念。
开弦弓村还被列入住建部等部门认定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今日的开弦弓村保留了80多年前费孝通前来寻访时的基本格局,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活化”对照,具有重要的历史和学术价值。
吴江区七都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鹏宇说,“江村”的“珍宝”是江南农耕文化遗产、水乡田园生活方式,以及与费孝通先生的渊源。只有保留好人文环境,“江村”才有根。
赓续文脉,活化传承,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振兴,必将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初冬时节,稻田收割完毕,旷野重归沉寂。开弦弓村北面有一片高标准农田,面积大约350亩。这是开弦弓村的优质品牌“江村大米”产出地。今年秋天,“江村大米”第一次喜获丰收。
开弦弓村党委书记夏志骁告诉记者,在过去,这里是成片的蟹塘,自2019年起,开弦弓村按照吴江区整体规划进行调整,形成稻园、蟹园、桑园三个主要农业项目。
“恢复稻桑不只为打粮产茧,更要让渐已消失的桑基鱼塘、塘浦圩田保留下来,为现在的农文旅产业创造新的增长点。”夏志骁说。
开弦弓村是东部发达地区农村的一个缩影——它曾诞生过中国最早的乡镇企业,也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历程。进入新时代,开弦弓村的故事更加牵动人心。
转型升级,绘就“新时代锦绣江南鱼米乡”
改革开放以来,在苏南乡镇经济的强劲带动下,开弦弓村摆脱了贫困,实现了温饱和小康。与此同时,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问题逐渐显现:村民大多离家外出打工,连片的土地被挖塘养蟹;没人养蚕了,成片的桑树林被砍掉;传统丝织业退出市场,本村企业普遍从事比较低端的粗加工,曾经红火的羊毛衫产业逐渐向外转移;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乱排乱放,环境污染严重……
当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在现实生活中逐渐消失,富起来的村庄,却不再是人们向往的田园故里。
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让开弦弓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江苏省实施了一系列推动乡村振兴的务实行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成为“中国·江村”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的主要抓手。
配合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开弦弓村对村里的高密度水产养殖进行了清理,通过土地流转腾退了部分散乱污用地,关闭了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喷水织机,对不符合环保要求、不能实现转型升级的企业予以优化调整。
村里现在最大的企业苏州田园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较早完成了喷水织机到喷气织机更新换代,争取了发展主动。企业现有职工100多人,本村人占了一半。熟练的挡车工、机械工月薪能拿到将近1万元。
开弦弓村南部是一片碧绿的菜畦,当地特产香青菜正值上市。村里把这片菜地扩建成340亩的“田园教育综合体”,取名“江村1936·南园”。园里不止有菜地、稻田,有《江村经济》书中出现过的江村桥、水车,还有快乐农场等科普活动区,开园以来不断推出以农耕实践和江村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游,给村民们提供了一批就业岗位。
以文化催生文旅新业态、新产品,激活乡村经济的“一池春水”,拓展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空间,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锦绣江南鱼水乡”图景,正逐渐呈现在眼前。
宜居宜业,人文经济提升乡村生活品质
费孝通当年上岸进村的码头,现在被铺设成观景平台。这里是开弦弓村的“心脏”,所谓“一水弯弓,一水如箭”,两条小河就在这里交汇。
行走在铺着鹅卵石的村间小道,一栋栋小别墅沿河座落,水清河晏,花木繁茂,曲径通幽。宋朝诗人杨万里这样描写当地:“望中不着一山遮,回顾平田接水崖。柳树行中分港汊,竹林多处近人家。”虽然时光已过近千年,眼前的景致仍能让人感受到那份诗意。
村支书夏志骁说,目前开弦弓村有420户1680人。得益于过去四十多年高速增长积累下的“家底”,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万元,人均住房面积85平方米。几乎家家都有私家车,有的还不止一辆,新能源充电桩在村委会旁边安装了好几个。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之路。近年来,苏南农村先后实施了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等重要举措,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造。开弦弓村的村道硬化、排污管网等公共设施建设基本齐备。通过清淤河道、绿化美化等一系列环境整治工程,改善了村内外生态环境,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
在如今的开弦弓村,公共文化空间是服务游客的,更是服务村民自己的。幸福凉茶铺、“定胜高”点心铺、“种豆得豆”臭豆腐店……一个个趣味十足的店铺 “藏”于街巷深处,既为村民提供日常生活服务,也在“乡味”中寻找商机;
江村市集、乡村图书馆、书法教室、由老仓库改建而成的文化礼堂,承载着丰富的地方文化活动,比如,有着两百年历史的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昆曲不时在这里上演。文化传承、旅游服务与新农村建设在这些实用空间中实现多功能一体;
稻田深处,坐落着一处带有江南民居特色的现代建筑,一排大落地窗里面是餐厅,向外望去是无边的稻田。这是在旧厂房基础上改建而成的“江村1936·嘉年华”餐厅,既适合游客来“打卡”体验稻田风光,也是本地村民置办喜事可以选择的“乡村会客厅”。
……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进一步弥合了城乡差距,文化的丰盈增强了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凝聚起强大的向心力。
江村文化园是开弦弓村的标志性建筑。文化园的顾问叫姚富坤,本是村里的农业技术员。这些年来,他为几乎每一位来访者讲述开弦弓村的故事。他还参与编纂了《开弦弓村志》等史料,人们尊称他为“农民教授”。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费孝通多次回访开弦弓村调研,大多住在村民周小芳家。周小芳把他住过的房间、用过的家具物品保持着原样,多余的几间空房安排成民宿客房。她家小院的墙上写着两行字:“江村在,人们就会沿着费老的足迹,走进江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这里是长三角地区腹地,是中国经济脉搏跳动最强劲的地方之一。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这里担负着“走在前,做示范”的使命。
这里的一砖一瓦、一弦一柱,记录着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印迹。
出品人:储学军
策划:钱彤
监制:周红军
制片人:马轶群 万方 徐寿权 孙佳悦 王子晖 吴新生
执行策划:张桢 陈凯茵
记者:曹滢 黄浩闫雨昕
编导:解嘉蕊
统筹:王新涛 戚轩瑜 张晶瑶 温雅 杨舟 李纤
摄像:高民辉曾健张继业
剪辑:梁明月 张睿
设计:姜子涵
包装:张治国 郑铖 刘占帅
终审:刘君
指导单位: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
特别鸣谢:
苏州市委宣传部
苏州市吴江区委宣传部
苏州市吴江区融媒体中心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