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长期抠鼻子,小伙感染了“丹毒”

  近日,北京一位33岁的小伙称因长期抠鼻子,致面部肿胀,就诊查出感染丹毒的视频引起热议。小伙称自己因为长期抠鼻子导致鼻子肿胀,淋巴结肿大,被社区医院误诊为扁桃体发炎。但第二天,他的整个面部肿胀到眼睛都睁不开了,疼痛感明显,赶紧前往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丹毒。那么“丹毒”到底是什么毒?我们邀请江苏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中医师单敏洁做一个详细解读。

  丹毒不是病毒引起,而是细菌感染

  丹毒其实也是中医病名,因为它会使皮肤突然“鲜红成片,色如涂丹”,故古人将其命名为“丹毒”。丹毒虽以“毒”命名,却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性皮肤病,可影响皮肤表层、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其周围软组织,大多数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丹毒的诱发因素包括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作息不规律,长期酗酒,机体抵抗力低下等。其中,足癣(俗称脚气)、下肢湿疹、鼻炎、中耳炎是引起丹毒的主要诱因。

  丹毒常见于夏秋两季,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常见的感染部位是下肢和面部,病变区域表现为红斑,自觉灼热、疼痛,与周围正常皮肤之间有清楚的界限。

  丹毒多发生于年轻人、老年人、过劳者以及有淋巴水肿和慢性皮肤溃疡的人群。尤其有三类人群更容易患丹毒:1.体表有慢性病灶的人:颜面丹毒多由鼻、咽、耳等处的病灶引起,特别是鼻炎患者,经常挖鼻、掏耳的人容易患丹毒,下肢丹毒多由足癣、蚊虫叮咬或下肢外伤引起;2.机体免疫力降低的人:营养不良、酗酒、丙种球蛋白缺陷及肾性水肿的人;3.曾经患过丹毒的人:本病可在原部位反复发作,称复发性丹毒,患病日久还可引起慢性淋巴水肿。

  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危急重症

  丹毒起病较急,会有寒战、高热、头痛、恶心等全身症状,继而局部出现边界清楚的水肿性鲜红斑,迅速向四周扩大,表面可出现水疱,有灼热疼痛的感觉。如果治疗不及时、不彻底,疾病反复发作可造成淋巴管阻塞,组织增厚,形成“象皮肿”。少数严重患者可引起急性肾炎、心内膜炎,甚至败血症,预后不良。

  江苏省中医院急诊科去年就曾接诊过一名30岁的男性患者,因腿部感染丹毒未及时治疗,加上极度肥胖,最终引起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意识障碍、横纹肌溶解症、急性肾衰竭等一系列症状。由于病情过于严重,入院后患者被送入急诊ICU抢救。其间,普外科、血管外科、肾科、风湿免疫科和皮肤科进行紧急会诊,急诊科医护人员根据病情变化,不断调整治疗方案和用药,经过20天的治疗,凭借突出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的急危重症救治经验,成功将患者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因此,一旦出现以下相关症状时,应尽早前往医院就诊:1.皮肤突然出现大片红斑,局部皮肤温度升高,有灼热、疼痛感;2.皮损迅速向四周蔓延,红斑基础上发生水疱、大疱或血疱;3.伴有发热、寒战或头痛等症状。

  治疗丹毒,中医特色明显

  西医治疗丹毒通常采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为主,发热症状能缓解,局部红肿能减轻,但有时治疗效果欠佳,红肿消退缓慢,病程会迁延为亚急性或慢性,短期内难以治愈。

  中医治疗则采取全身和局部辨证施治,因人而异。丹毒一般由于素体血分有热,外受火毒、热毒蕴结,郁阻肌肤而发,所以中医内治多以清热解毒类方药为主,疏风清热、凉血解毒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达到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目的。此外配合局部外敷省中医院院内制剂青敷膏药,消肿止痛疗效神奇。双管齐下能够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病程,不易出现耐药。

  青敷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一切痈疡疮疖初起的红肿热痛。

  用法:外敷患处。

  适应症:年轻人常见的各种痤疮,只要红肿,都可以用青敷膏外敷,消肿散结,凉血解毒,是家中必备的良药。另外,皮肤科常见的各种皮肤疖肿、毛囊炎感染出现红肿疼痛等,只要皮肤没有破溃,局部外敷青敷膏后消肿止痛事半功倍。

  预防丹毒,需要做到这五点

  1.避免皮肤受损

  避免皮肤擦破碰伤或溃疡,如果一旦皮肤有破损,一定要快速处理,不让细菌有可趁之机。

  2.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被足癣、鼻炎、中耳炎、湿疹等缠身的患者,应尽早治疗,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以避免复发。

  3.保持皮肤清洁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要勤洗澡、勤换衣被。

  4.改正不良习惯

  避免抠鼻孔、掏耳朵的坏习惯,避免皮肤瘙痒挠抓损伤,这些行为会增加丹毒的患病风险。

  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规律起居,避免熬夜,健康均衡饮食,避免吃一些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通讯员 孙茜 现代快报+记者 安莹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