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城市防洪排涝治理是防汛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关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考验着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10月8日,全省城市防洪排涝治理工作视频会议在南京召开。
今年,江苏自5月1日起入汛,整个汛期至9月30日结束。眼下,汛期已结束,江苏为何在这个时间召开城市防洪排涝治理会议?“‘夏病冬治’!”会议给出了答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针对今年汛期暴露出来的问题,抓紧修订完善各类预案,开展水毁修复和防汛岁修工程建设,切实增强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为明年防汛救灾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8月上旬,省防办通知应急、交通、住建、水利等部门,就解决城市‘年年雨、年年涝’的问题对口组织省市会商。近日,省水利厅组织了城市防洪排涝治理工作省市会商,分析排查了四个突出问题,研究安排了五个方面重点工作。”江苏省水利厅厅长高圣明介绍,“四个方面突出问题”分别是:直达基层的响应机制还不够迅捷有效,部分城市部分区域排涝能力还不足,部分圩堤、外围堤防还有薄弱环节,流域、区域到乡镇的一体化调度还未贯通。
“五个方面重点工作”有哪些?一是按照抓点示范、集中培训、分级修订、逐级会审、联合推演的步骤,修编建立8类省市县防汛救灾预案,提高预案的规范性、精确性、科学性。二是督导各市县抓紧实施行洪河道疏浚、抽排泵站提能、圩堤和外围堤防提标工程,江苏省水利厅牵头成立太湖、里下河、淮西片区三个课题组,研究论证、科学规划、有序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和行洪调度工程,提升区域防洪排涝能力。论证编制里下河滞涝圩调整建议方案。三是督导各地健全中小河流、水库塘坝巡堤查险机制,建强市县组织指挥、技术支撑、专业抢险、装备保障、社会动员5支力量,提高应急抢险专业化、实战化水平。四是组织流域、区域到乡镇洪涝调度方案会商推演,健全水文站网建设,分片区制定调度管理办法,提高洪涝调度的精准性和执行力。五是以响水“8·30”特大暴雨为模拟情景,评估区域性特大洪涝风险,分片区编制减灾避险预案,充实健全救援力量,确保区域性特大洪涝风险区人员撤得快、安得稳、救得出。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尽快印发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指导各地按照现代化、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总体要求,系统提升排水防涝能力;出台城市内涝治理工作评估指南,从工程设施和管理管护等方面开展评估,系统排查问题短板,强化风险隐患整治,提升内涝防治能力;组织各地动态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重点加强地铁、地下隧道、地下空间等专项预案制定,针对地下道路易淹涝问题,加快出台城市隧道防淹工作指引;加强排水防涝设施日常养护管理,大力推行机械化养护作业,加强管网的排查检测和修复,有效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设施能力和效能。
立足江苏城市轨道交通点多、线长、面广的现状,今年汛期,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关于做好暑期汛期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持续细化9座城市、34条线路、645个车站、1055公里运营里程城市轨道交通的风险防控和临灾避险措施,坚决守牢防汛安全底线。下一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将加强监测预警,与沿线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科学研判,及时发现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洪涝灾害风险;加强安全防范,聚焦防洪排涝薄弱环节,持续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策准;加强应急保障,细化应急抢险工作方案,确保应急物资充足、应急队伍和应急设备到位,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今年以来,针对强降雨引发的城市积涝,江苏省应急管理厅科学统筹消防救援队伍和市县防汛抢险队伍,参与处置强降雨、台风等引发的城市内涝险情1700余起,出动3500余车次、近2万人次,累计排水300余万方。下一步,全省应急系统将根据内涝风险等级和实际需要,督促市县优化防汛排涝专业队伍配置,配齐各类排涝装备,经常性开展实战拉动演练,根据易涝点位情况就近储备必要的物资装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强化极限思维,推动各地制定易涝片区群众转移撤退预案,一旦出现严重内涝,立即启动预案,调配救援力量,及时转移受困群众和遇险车辆。按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标准,对地下空间、立交桥、地铁等易涝点及重要市政基础设施开展督查检查,督促整改提升;会同公安等部门,制定实施强对流等极端天气情况下的城市易涝点交通组织方案,严防车辆、行人误入危险区域导致事故。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洪叶 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