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创新赋能、集群发力,常州新能源产业谱写“科技自立自强”新篇章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方向。而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十四五”时期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常州将新能源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不断强化技术创新,坚定“招引百亿项目、培育千亿企业、打造万亿产业”,构建以新能源利用为主的绿色生活方式,为建成高质量发展的现代能与体系赋能。

科研“挂帅”,“创”出能源产业新天地

国家《“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提出,要“坚持创新在能源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将“创新中轴”作为自己标识的常州,新能源产业的崛起离不开技术创新的强大优势。

作为新能源载体的电池技术是推动现代能源体系实用化的重要助力,常州以超4444件相关专利在这一领域领跑全国,而技术创新早已成为常州新能源企业的核心。



2022年8月,在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常州中创新航正式发布One-Stop高锰铁锂电池。作为行业内首个产业化的高锰铁锂电池,一经发布就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2021年,中创新航首次发布了第一代One-Stop电池平台技术,而此时已是该技术攻关的第7年,1年之后,基于此技术的磷酸铁锂电池包正式问世,而最新推出的高锰铁锂电池,正是在此之上经过持续不断研发的第二代OS电池技术。

得益于全行业首次创新采用的TPP2.0热电分离技术,新款电池大幅降低了贵重金属的用量,减轻用户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安全性,续航达到了700公里,电池寿命也达到了2500次循环,更重要的是,该款电池还实现了高回收效率,有力促进了新能源电池的可持续发展。



独木难成林,为支持新能源企业的持续创新,常州先后建成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中航锂电研究院等研发平台,提供平台支撑;设立“龙城人才计划”新能源专项,推动在常高校开设新能源相关专业,提供人才支持;“常十条”为承担国家核心技术公关的企业提供单项最高500万元、为研发费用年度增长100万元以上的企业提供最高100万元、为新人定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提供最高200万元的资金支持。

从平台到人才再到资金,常州正以创新为台阶,一步步向着“新能源之都”的顶峰前进。

集群“聚势”,“共挖”新能源产业富矿

产业集群模式能够加强企业间的资源要素对接,使产业链供应链得到集中强化。作为传统工业强市,常州拥有全国同类城市中最完备的产业体系,且尤其擅长以产带链、以链兴群。

近年来,常州的出租车司机们都会有一个感觉,那就是从常州火车站出来的旅客,前往金坛和溧阳的几乎翻倍,而这其中,绝大多数的终点都是金坛溧阳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2015年中创新航落户常州金坛,其后宁德时代、蜂巢能源等相继落户,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十的龙头企业中已有4家布局在常州。去年2月,位于动力电池产业链条上游,锂电隔膜出货量高居全球第一的云南恩捷新材的落户,使常州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进一步完整,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高达97%。

完整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又吸引了比亚迪、理想等过300家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企业的到来,仅2022年,常州新能源汽车产销达34万辆,占江苏全省的一半。新能源产业的集聚度已达到全国第五,产值已超过5000亿元。常州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已然势不可挡。

除新能源汽车外,光伏产业也是常州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



金坛是常州光伏产业的主要集聚地,自2002年金坛区开始从事单晶硅棒、单晶切片生产,目前已形成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完整布局。在作为重点产业板块的“光采小镇”直溪镇,集聚了东方日升、正信、斯威克、中信博等一批年销售10亿元以上的光伏领军企业, 泰力松、圣鑫光伏、亿晶光伏、泽润电子等一批亿元以上重点企业,全面覆盖焊带、电池片、光伏电池封装胶膜、铝边框、接线盒、支架等产业重点环节,拥有产业内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家和省市级技术研究中心,构建起质态优良的光伏新能源产业生态。

城市构建现代能源产业,深耕产业链、发展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是必须要抓好的工作,“常十条”明确提出将继续支持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重点打造“发、储、送、用”四大产业集群,可以预见,产业集群模式未来也将给常州带来巨大优势。

“氢”“光”合奏,谱写能源“双碳”交响曲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国家的“双碳”目标,为常州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和发展新能源产业提供了清晰的方向。

在今年全国各地方两会中,有13个省45个地市将发展光伏产业列入2023年重点工作。常州是光伏强市,从新北区光伏产业园到金坛采光小镇,光伏早已成为常州现代能源应用的重要标识。



在新北区豪爵铃木有限公司车间屋顶,一块块蓝色光伏组件正无声地将光能转化为直流电能供给车间生产。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已有近20万平米的厂房安装了屋顶光伏组件,装机容量达到了10兆瓦,每年可发电1000万千瓦时。后续该公司还将有装机量9.1兆瓦的新光伏项目落成,并网发电后,将成为常州全市最大的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

据了解,2022年夏季,常州新北区工业用电量达到了44.1亿千瓦时,7月用电量更是同比增长了27.4%。用电压力之下,不仅企业生产成本飙升,传统能源产业带来的环境污染也将一发不可收拾。为保障用电安全,走好“双碳”之路,新北区积极推动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备案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80.6兆瓦,而据常州市统计局相关数据,常州2022年仅上半年集中式光伏发电量已达到2.2亿千瓦时,分布式光伏发电量达到4.6亿千瓦时。光伏正为常州源源不断注入“绿色能量”。

如果光伏代表常州当下对绿色能源的探索,那么氢能则是未来常州实现“双碳”的终极助力。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安全、高效的二次能源,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国家《“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氢利用,开展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推进化工、煤矿、交通等重点领域绿氢替代。常州全市新能源之都建设推进大会也指出:要坚持前瞻眼光,领跑氢能产业发展,聚焦氢能源“制储运用”环节,精心打造氢湾。

1月31日,8个氢能产业项目签约落地,常州“氢湾”正式启航。作为位于“两湖”创新区中轴的常州氢能产业核心,常州氢湾将成为氢能装备及核心零部件研发与制造基地、华东地区氢能源产业链差异化发展示范区、氢能源科技创新转化中心和氢能装备及核心零部件检验检测中心,预计三年后实现“氢能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氢能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氢能示范应用广泛开展”三大目标。

为重点支持氢湾发展,常州市武进区发布专项政策,从项目集聚、企业培育、技术攻关、平台构建、氢站建设、应用示范、金融支持、行业交流、人才引育9个方面,对氢能产业给予全方位扶持。目前已初步形成涵盖氢气制备和储运、电堆及核心零部件、电池系统、整车制造和加氢站建设运营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氢”洁世界,“能”创未来。在最美的湖湾氢能源产业链发展高地正在崛起。(时晟昊)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