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温暖的时刻 奋进的足迹——向总书记报告】徐州:资源枯竭型城市走出绿色低碳发展新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江苏唯一的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徐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坚持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将“生态包袱”变为“绿色资源”,实现了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华丽蝶变。



  春日的潘安湖,碧波荡漾、芦苇依依,泛舟湖里,如行画中。位于湖中央的潘安水镇,经过近2年时间的休整,也在近日重新开园,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一位徐州市民告诉记者,环境变好了,空气也变好了,住在附近的居民心情也特别舒畅。

  潘安湖曾是徐州市最大的采煤塌陷区,十几年前,这里荒草丛生,水坑遍地。从2011年起,徐州市贾汪区将潘安湖采煤塌陷地治理项目,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头号工程,贾汪区也成为全国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的先行区。



  徐州市贾汪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修复科科长吕向阳介绍,利用采煤沉陷形成的开阔水面,通过对沉陷地生态修复,环境综合治理,目前全区采煤塌陷地修复全面完成。

  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一篇大文章,徐州的实践证明这篇文章完全可以做好。随着一个个生态修复工程陆续完成,百年煤城荡涤煤灰,重现河流绕城、湖水映城、山水相融、人水相亲的生态底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里得到了生动的实践印证。



  鱼翔浅底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同样也可以出现在产业发展的版图之中。记者注意到,这个池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利用太阳能发电;下方水域发展水产养殖,使水域空间得到全方位立体利用,实现渔电双丰收。

  走进江苏华美热电有限公司,7000多块单晶硅高效光伏组件映入眼帘,农光互补、渔光互补和风光互补都在这里得以实现。而在十多年前,这里还是庞庄煤矿。随着煤炭行情的变化以及产业政策的调整,有着50年历史的庞庄煤矿,在2015年走到了终点,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现代化的热电厂,这里实现了由“黑”到“白”的蜕变。



  江苏华美热电有限公司燃运部铁路班副班长唐甜说,来到电厂感觉整个世界都敞亮了,现在的工作自动化程度是非常高,实现了全封闭作业;再加上环境的改造,现在厂区看起来就更像个景区一样。

  乘着互联网飞速发展的风口,2017年厂区里又建起了淮海大数据产业园。凭着集约化、规模化的优势,产业园逐步替代整合徐州乃至淮海经济区内近千个中小机房,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从千米井下到“数据云端”,煤矿企业的智慧转身正是徐州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曾以煤城闻名的徐州,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推动煤电、钢铁等传统行业转型升级。18家钢企整合为3家大型钢铁联合企业、62家水泥企业压减至15家、222家化工企业压减至71家、24家燃煤电厂压减至15家。取而代之的是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以“343”为代表的创新产业集群,正加快构建具有徐州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强产业挺起现代化建设“硬脊梁”。



  徐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制造业推进处处长刘奔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决心,也为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培育“343”创新产业集群,将工程机械集群打造成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2022年,徐州全市123项生态修复工程有序推进,市区PM2.5平均浓度39.5微克/立方米,降低5.5%,改善幅度居全省前列;高标准建成美丽幸福河湖230条、农村生态河道1000公里,森林覆盖率保持全省第一。徐州,这座古韵新风的城市,在生态转型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一个满城青秀、富有生态魅力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正在加速崛起。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刘霞 李明洋 徐州台/徐蕾 李晶鑫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