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网讯(记者 高云龙)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53.3万人,扶持23.2万名劳动者创业;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2600家,较2012年增加211家;共建成学校231所,新增学位27.83万个……过去十年,一个个民生亮点,一项项暖心成就,映衬出宿迁百姓幸福安康的新生活。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宿迁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每年公共财政支出用于民生领域比重超过80%,连续多年以“1号文件”形式排定实施100项民生实事项目,像抓经济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努力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聚焦富民增收,牢牢端稳百姓饭碗
“是党委政府的关心关爱,点亮了我的生命。”患有先天性视力障碍的李红波,在各级党委政府鼓励和支持下,振奋精神、成功创业,现已拥有两家盲人按摩店,活出了别样的精彩。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宿迁在加快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的同时,聚焦富民增收,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53.3万人,扶持23.2万名劳动者创业,电商就业扶贫做法入选全国“人社扶贫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秀成果”。
为推动高水平就业,宿迁在充分发挥人社部门牵头、企业用工主体、企业属地兜底、招聘市场调节“四个作用”的基础上,健全联席会议、协调联动、重点帮办、预警分析“四项机制”,通过技能培训提升一批、劳务合作引进一批、校企合作储备一批等“十个一批”,多层次、立体式、全方位稳就业、助发展,年均举办招聘会300场次,为企业推荐用工5万人。
此外,宿迁不断深化实施就业创业登记“一件事”改革。依托信息系统和大数据支撑,推动部门联办和数据共享,办理时限压减90%、办理流程压减75%、办理材料压减60%,共为服务对象减少跑腿46.35万次。此项经验做法被国务院《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简报》刊发推广、被《国办要情》采用。
宿迁还积极打造“乐业宿迁”返乡创业品牌,创新实行“五融五新”模式,开展“引凤还巢”“创赢宿迁”等主题活动,全市三县两区均入选全国返乡创业试点地区,先后引导返乡创业17.02万人,在外务工农民工从最高峰110万人降为目前60万人,实现了从“打工经济”到“创业经济”的良好转型。
非但如此,宿迁创新搭建人才引进平台,实施人才引领服务发展“五联五强”行动,组织开展“链长进高校暨校园宿迁日”等活动,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4.7万人;创新开展技能等级认定,率先在全国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全市纳入评价认定企业182家、评价人才11.8万人次;在全省率先开展乡土人才培育评价改革,开创“培评一体”模式,创新为农民评职称;创新开展“百企岗位练兵、百场技能竞赛、百万技能人才”“三百”竞赛选才活动,选拔高技能人才8600余人。
数据显示,宿迁人才资源总量已达61.5万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36.2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3.3万人,每万名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数达828人,“智荟宿迁”“技能宿迁”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聚焦全民健康,深化健康宿迁建设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先后晋升“三甲”,实现了全市三甲综合医院创建历史性突破;泗洪县第一人民医院、泗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建成运行,沭阳县第一人民医院计划年内对外营业;全市1444个村居卫生机构全部由政府举办,实行一体化管理,其中297个创成省示范卫生室……
医疗机构发展不断加速是过去十年宿迁卫生健康事业长足发展的缩影。截至2021年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已达2600家,较2012年增加211家,其中三级医院由3家增加至9家、二级医院由19家增加至35家;床位总数33470张、卫计人员39082人、执业医师(含助理)15211人、注册护士18332人,分别较2012年增长104.7%、102%、112.9%、147.5%,推动全民健康更有保障。
健康,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宿迁坚持预防为主,深入推进健康宿迁建设,在建体系、补短板、强能力、优服务上下功夫,推动卫生健康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将维护人民健康的范畴从传统的疾病防治拓展到影响健康的各个领域。
与健全四级公立医疗体系同步,宿迁持续提升公卫服务能力。以卫生救援为例,全市已建成市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6个;将基本公卫人均补助标准提高至93元,建成居民电子健康档案448.2万份,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稳定在95%以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全覆盖。
通过深化医改优化城乡医疗资源配置,宿迁还累计建成医联体25个,其中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医疗集团)12个,医联体成员单位160余家,在全国率先创设护理联合体41个,居民2周患病首选基层就诊比例、县域内就诊率分别达72.32%、94.47%;创新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在全市135个民营乡镇医院实施基本药物“两个60%”政策,累计销售基本药物超18亿元;推进卫生人才“联院强医”行动,创新实施编制周转池制度,172名外地来宿迁中心城区就业的卫技人才获得“人才购房券”资助。
记者了解到,宿迁还科学编制出台《宿迁市“十四五”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宿迁市“十四五”妇幼健康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专项规划,并着力探索智慧医疗建设,加快信息化建设提档升级,全市已建立互联网医院7所,建成区域电子病历质控平台;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仅今年已累计办理行政服务事项即办件1.3万余件、“先证后核”卫生许可2508件。
聚焦立德树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如今,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真好!”前不久新投入使用的玉泉山路初级中学,按照省级现代化学校标准建设,正以“向上”文化为核心,致力培养“健康、端庄、书香、向上”的好少年,这让家住附近的市民姜娜欣喜不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宿迁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全市教育发展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亮点纷呈的良好态势,百姓满意度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列。
过去十年,宿迁综合适龄人口变化趋势、大班额化解等因素,科学修编教育资源布局规划,坚持公办为主,累计投入152.56亿元,共建成学校231所,其中幼儿园137所、小学48所、初中14所、高中5所、九年及十五年一贯制27所,新增学位27.83万个。
同时,累计投入105.85亿元,全面完成“改薄”工程,覆盖学校607所,完成薄弱学校校舍、室外运动场建设等项目2959个;强力推进校安工程建设,新建、加固校舍604.66万平方米;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全市中小学互联网接入基本实现千兆到校、百兆到班, 253所中小学校创成省级智慧校园。
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宿迁全力推进各类教育质量提升。学前教育办学层次全面提高,3至6周岁幼儿毛入园率从2012年的95.1%上升到2021年98.87%,省市优质园覆盖率从2012年的66.9%上升到2021年的90.1%;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成立城乡共建集团13个,优化调整农村教学点213个,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率从2015年的48.7%提高到2021年的93.76%;高中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全市三星级以上高中由2012年的19所增加到2021年的23所,高考质量实现全方位突破;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全市75%以上专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较2012年提升28.2个百分点,每年定向为企业输送急需技能人才6000余人。
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宿迁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外引”创办25所优质学校,引进李庾南、周桂官等优秀管理(师资)团队14个、名校长18人,有效带动了教育内涵整体提升;实施集团化办学,全市组建基础教育集团78个,优质学校对薄弱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彰显;推动办学风格由“千校一面”向优质多样转变,建成省级艺术特色学校20所,创成省级内涵建设项目188个。
共同富裕是宿迁“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的本质要求,全市上下始终坚持把与全省同步实现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推动创业氛围更加浓厚、高质量就业更加充分、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热点
- 2022-09-19 00:51:59
- 热点
- 2022-09-19 00:51:23
- 热点
- 2022-09-19 00:50:50
- 热点
- 2022-09-19 00:5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