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引用古诗词点赞江苏美景,并嘱咐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碧水蓝天”工程。
十年来,江苏牢记嘱托,久久为功,交出了一套清洁美丽、生态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江苏发展“含绿量”与日俱增
一江奔腾,浩浩汤汤。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经过几十年的大开发大建设,“散乱污”企业非法占用岸线,港口码头尘埃漫天,河道水体黑臭,“母亲河”沿岸烙下了一道道“生态伤疤”。
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江苏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绿色发展,着力破解“重化围江”难题,关停沿江化工企业3732家,退出72.6公里生产岸线转为生活、生态岸线,长江干流水质连续4年保持Ⅱ类;“十年禁渔”全面启动,鱼类多样性逐步恢复。南通五山地区滨江片区从脏乱差变绿化带,走在亲水栈道上,鱼翔浅底,满目葱茏,“沧桑巨变”正在悄然发生。
一湖碧水,清波荡漾。
岸边,夹杂蓝藻的湖水被吸入加压控藻井。“过去,都是人工用粪勺打捞蓝藻。”望着再焕新颜的太湖,无锡市生态环境局太湖处处长罗清吉很是感慨。
控源截污、清淤捞藻、双源供水、协同治理......15年来,太湖治理爬坡过坎,“上猛药”啃“硬骨头”,全省省级财政累计投入太湖治理专项资金300亿元、带动各级财政和社会投资超过2000亿元,共实施7000多个重点工程。2021年,太湖总磷、总氮浓度分别下降22.7%和13.4%,达到近十年来最好水平,太湖治理连续14年实现“两个确保”。
窗外蓝天清澈如洗,南通紫琅学院站点大气污染防治点位长施樑习惯性打开手机,所在站点数据显示,天气质量为优,PM2.5、PM10等六个重点监测数据均未超标。“这两年,PM2.5数值变化最明显,路过施工地再也不用遮着眼了。”
自2013年起,全省PM2.5年均浓度实现“八连降”,2021年首次降至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限值以下,累计完成治气重点工程2.7万项,抬头就是“水晶蓝”的日子越来越多。
十年来,江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21年,全省环境质量改善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优良天数比率达82.4%、国考断面优Ⅲ比例为87.1%、劣Ⅴ类断面全面消除......天蓝、水清、岸绿,处处是江南好风光。
好风景换来好“钱”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换来了好风光,也迎来了好生活。
十年来,江苏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全省发展的“含金量”更足、“含绿量”更多、“含碳量”更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到39.8%和47.5%,共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7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6个,总数保持全国前列。
“道路坑坑洼洼的,运煤车从窗外开过,家里的菜上都是煤灰,麻雀从这里飞过去都能变成乌鸦。”朱雪宁爷爷和父亲都在徐州贾汪区当矿工,那时候,童年是灰黑色的。
2010年,徐州确立了以“基本农田整理,采煤塌陷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开发”四位一体的建设模式,开始建设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环境不断改善,周边商业、种植业、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潜力逐渐展现。”潘安湖街道规划办主任鹿晓斐说。
2012年,朱雪宁回到家乡,成了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里的一位船娘。“十年了,我看着景区内引进的池杉长高长密,开船的航道附近能看到的动物越来越多。有一次,一只小鸟撞到游船玻璃上晕倒了,后来才知道是‘鸟类大熊猫’震旦鸦雀。”“百年煤城”摇身一变,实现由“黑”转“绿”的生态逆转,贾汪变“真旺”。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同样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提档转换的,还有常州溧阳。
走进溧阳市社渚镇的青虾养殖区,水草绕织、青虾游动,游人如织,仿佛步入一幅清新的农画中。“我养了8年青虾,自从引入虾草轮作、青虾高密度单养等绿色高质量养殖模式后,不仅污染更少,养殖产量明显提升,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社渚镇农村工作局工作人员、养殖户张益民说。
层峦叠嶂间,一道“彩虹”格外显眼。曾几何时,起风扬尘灰、下雨流黑水的生态洼地摇身一变“网红打卡点”。溧阳“1号公路”串珠连线,将农路变景点、农区变景区,富硒软米、两湾白芹等优质农副产品成为“爆款”。据常州市溧阳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彭建新介绍,“1号公路”已累计带动沿线超10万名农民增收。
低碳节能环保,绿色生活成为新时尚
2022年,李小平一家获评江苏最美家庭,十多年来,他和妻子热爱环保工作。在他们的家里,常年放置了一个分类垃圾桶和废弃电池回收盒,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一家人的生活习惯。
闲暇时,李小平夫妻喜欢叫上几个朋友参与胶山、胶阳路多地的垃圾清理志愿服务,捡拾游客们遗留的垃圾。“这几年,垃圾越来越少,大家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
2022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把抓好全域“无废城市”列入今年的重点工作任务,江苏九市入选“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无废城市”,意味着源头减量、智慧监管,既要无害化处置,又要实现资源化利用。
2021年,江苏省环境资源有限公司开展针对小微企业(含大中小学实验室)的危险废物集中收运处一体化服务体系,通过智能化的收运处服务体系,有效打通危险废物收集“最后一公里”。
“过去,我们实验室的危废垃圾大半个月才能处理一次,费用还高,现在只需要在手机上一键下单,就会有专人来收取并处理,省时省力,价格也比以前低了不少,真是解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南京一所大学的学生对学校最近引入的这款危险废物处理系统赞不绝口。
随着宣传普及,绿色低碳、健康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绿色生活正成为一种新时尚,
“一般,我都会选择坐地铁上班,减少私家车使用,省了油钱,也为环保作出自己的一点贡献。”90后的丁任雯已经习惯了“1公里内步行、3公里内骑行、5公里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绿色出行方式。每天下班回到家,她还会换上健身服,到附近的鱼嘴湿地公园跑步健身。“周末,偶尔能看到江豚在水里嬉戏,运气好的时候还抓拍过几张,明显感觉身边的动物越来越多了。”
立法执法全面护航,绿色服务助力转型发展
清新空气、清洁水质、清丽山川,良好的生态环境离不开健全的法治保障、有力的执法监督和日益完善的生态机制。
2014年,江苏省61名全国人大代表首次联名提出了“关于尽快制定长江水污染防治法的议案”,呼吁建立长江全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治机制。两届代表、四次建言,《长江保护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于2021年3月1日正式施行。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确定的重大立法任务,《长江保护法》标志着长江保护治理迈入了依法实施新阶段,守护“母亲河”有法可依。
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2020年1月,全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地方性法规《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条例》颁布,实现了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省级地方性法规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2020年11月,《江苏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填补了全省水污染防治领域总纲性地方立法的空白......
立法先行,江苏推动生态环保驶入法治化轨道,下好“先手棋”。与此同时,江苏还打好监督执法的“组合拳”,全力推动问题整改,健全发现问题机制,执法体系现代化初步成形。
2012年,厉治进入南京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十年来,最大的感受就是执法力度越来越大,执法效能越来越高。“人均执法强度直线上升,以前一周才查2、3家企业,现在几乎每天都要查2到3家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等智能手段让执法监管从大街上漫天撒网到直接带着线索到现场调查,执法效率大大提升。
在市场机制方面,江苏也对生态保护补偿以及绿色财税金融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5月25日,117棵水杉在西山岛居山湾碳汇林片区种下,这是苏州市太湖生态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示范基地首个替代性修复项目。“通过‘补种复绿’‘增殖放流’等替代修复方式,一方面提升企业环保意识,另一方面集社会之力,推进太湖生态岛建设。”苏州市生态环境局法规处处长张丹表示。
全省累计安排绿色金融奖补资金1.45亿元、发放“环保贷”271.48亿元,激发各类主体治理污染的积极性、主动性。徐州就以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为试点,创新性提出统筹建设内容、统筹还款来源、统筹增信方式“三统筹”融资模式,获20年期、45.5亿元授信贷款,成为国开行首例“无废城市”贷款项目。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徐春晖 周永金
- 热点
- 2022-06-04 08:00:03
- 热点
- 2022-06-05 11:53:48
- 热点
- 2022-06-05 11:52:37
- 热点
- 2022-06-05 11: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