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让非遗在保护中活起来、传下去、走出门

梵呗唱诵净心清欲,泰兴花鼓祈福佑安,评弹绵软耐思解颐,昆曲柔曼倾诉衷肠,梳篦精巧理鬓回面,苏绣精美落笔成画……近年来,一项项尘封的非遗明珠在国家的保护修缮、工匠的守正创新、媒体的宣传报道中逐渐走出“深闺”,走进生活,既彰显着人类智慧之光,又承载着中华文脉之魂。

近期,江苏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从非遗的保护、传承、利用、传播普及4个方面,提出22条具体举措,分两步走推进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全面保护,为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有效方案。

“人境同育”拓宽非遗保护之路。保护是非遗活力再现的基础。非遗作为不可再生、唯一无二的文化资源,在历经千年沧桑后,面临失传断代、残旧破损的困境,因此要加强双重保护。一方面培育传承人做好生存性保护。通过开展体验式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及纳入现代教育体系实现就业衔接等方式,去燥气、养静气,弃速成、育匠心,让传承人在精雕细琢的慢工夫中走进非遗,读懂非遗,扎根非遗。另一方面营造大环境做实持续性保护。斥巨资、搞政绩、重申报、轻保护、功利性开发、商业化利用等急功近利的保护方式无疑是对非遗及其文化内涵的破坏。只有将建档立案、科学规划、分类保护、精准施策作为重要内容,才能更加科学、有效地保护每类非遗的传统基因和生活样态。

“动静结合”点亮非遗传承之灯。传承是非遗活力再现的途径。非遗文化因传承而永恒,非遗魅力因传承而无限。经济发展激发活态传承。非遗只有融入生活,贴近群众,让群众随处可见、触手可及,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因此推出具有鲜明非遗特色的旅游线路、形成具有规模非遗工坊的产业基地,打造具有丰富非遗元素的周边产品,实现非遗与生产生活的高水平融合、高质量创新是传承非遗的有力方式。科技赋能优化静态传承。受时空、物理等限制,部分瑰宝难以直接面对大众。而数字和交互技术作为传承非遗的现代手段,通过虚拟博物馆将实物“搬到”线上,不仅使敦煌莫高窟、南宋古窑址等文物“重生见世”,更让陈列在中华大地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得更广更远。

“新旧共生”突破非遗地域之门。突破是非遗活力再现的表现。昆曲、京剧、端午节、中医针灸、二十四节气等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延展着民族基因的长盛不衰的世界级“非遗名片”,既提升了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也开启了国际社会认识中国的崭新大门。在互联网及后疫情时代,适应媒体深度融合趋势,借助网络直播等方式宣传推广非遗项目,展现技艺,展卖产品,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是对外传播非遗的必然趋势。博博会、学术会等传统非遗传播方式因其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教学等特点,仍然会是对外展示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非遗研究视野和专业水平、促进非遗技艺国际化传播的重要窗口。日升日落,斗转星移,非遗见证着历史,也传承着文明。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