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进入倒计时,赛事筹备工作进入收尾阶段。值得自豪的是,此次北京冬奥会在场馆建设、基础设施、技术服务等方面,无锡新技术得到了充分展示和应用,部分科技成果还是首次应用。
冬奥会首体冰场“无锡造”,能耗约降50%
近日,首都体育馆改造后已完成系列测试赛,这里将作为冬奥会短道速滑及花样滑冰比赛场馆。届时,14枚冬奥会金牌将在这里产生。值得一提的是,这片冰场制冷系统采用国际先进的跨临界二氧化碳系统,由二台二氧化碳并联机组和一台桶泵机组组成,整套设备100%由百尔制冷(无锡)有限公司设计并生产。
作为落户无锡新加坡工业园区内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百尔制冷无锡工厂在完成安装后,已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的全程监督和检测,所有焊接和组装都符合国家严格的管道压力标准。这套系统还包括三级热回收,这将使制冷和制热综合性能系数提高到6.6。百尔制冷无锡工厂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节能+环保,是这套系统最大的优势!相比传统制冰技术,跨临界二氧化碳机组制冷技术,其能耗降低约50%,碳排放减少到了传统设备的千分之一左右。”
雪上项目的气象预报精确到“百米级”和“分钟级”
这几天,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竞赛气象员段宇辉每天都要对场地中心雪地的湿度和温度进行反复测量,监测雪面因气温变化引发的硬度变化。而段宇辉手中所握的监测仪器——便携式雪温雪状观测仪是由无锡滨湖企业航天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制造。
“一天之内因为气温的变化,滑雪中心的雪面硬度也会随之改变,精准监测就是要确保冰面符合比赛标准,保证给运动员提供一个绝佳的比赛条件。”据航天新气象负责人薛鸣方介绍,此次助力北京冬奥的气象装备主要涉及便携式雪温雪状观测仪、小型化全自动探空系统、自动气象观测站、风廓线雷达、Ka波段毫米波测云雷达等5大类,这些装备在北京、延庆和张家口等三大赛区都有分布,总数将近40套,可随时为冬奥气象保障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薛鸣方说,这次冬奥气象保障,航天新气象气象预报服务可以精确到“百米级”和“分钟级”。比如延庆、张家口赛区位于山区,天气变化快,大风时有出现,为确保及时获取赛区风场变化信息,风廓线雷达可遥感探测赛区低对流层的三维风场数据。而在海陀山赛区,Ka波段毫米波测云雷达可24小时全天候开展云雾遥感探测,对发生降雪、降雨等天气过程时的风、雪、雨、云等气象目标进行定量刻画,有助于气象人员通过大量的数据积累,分析了解赛区天气规律,对赛区天气变化过程做精细化预报。
对于跳台滑雪、高山滑雪等极具速度和技巧的比赛项目,便携式雪温雪状观测仪可以随时监测到雪表面状态的变化,确保精度在±0.3℃以内。观测仪同时支持4种雪状自动识别,视频流与波形图预览数据,所见即所得,可满足赛场精细化观测需求。
冰雪赛事,场馆建设是重中之重。此次助力北京冬奥,滨湖企业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参与了国家速滑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等多个场馆建设,很多技术突出科技、智慧、绿色元素。
“冰丝带”内实现冷热联供,余热得到高效循环利用
国家速滑馆又称“冰丝带”,其冰面面积约1.2万平方米。据中粮工科董事长姚专介绍,为了解决速滑馆内的冷热循环问题,中粮工科完成了国内首例冷热联供理念应用,制冷系统有余热回收装置,余热用于冰场融冰、淋浴和餐饮以及除湿再生热,实现冷热联供。
此外,中粮工科还承接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制冷系统的设计及制冰系统运维工作,完成国内首例雪车雪橇项目大型氨系统安全应用示范,包括技术保障、应急处理等。据悉,该中心内的中国首条雪车雪橇赛道,全长1.9公里,垂直落差121米,设置16个弯道,被称为“雪游龙”,其设计为各项赛事设施中单项难度最高,赛道的主要难点是制冷系统的设计以及赛道形状和速度曲线设计。
在技术设备到位后,赛事期间,无锡企业还将派出强大团队提供赛事运维保障,第一时间应对现场突发技术问题。 (邵旭根、周岚婷)
- 热点
- 2022-01-12 10:17:08
- 热点
- 2022-01-12 10:16:26
- 热点
- 2022-01-12 10:16:05
- 热点
- 2022-01-12 10: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