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的回响》第二季“新农人故事”先导片
编者按:
村庄中,汗水滴下种子发芽
远山里,忘我耕耘,希望在茁壮
央广网特别推出系列报道《远山的回响》第二季
记录乡村振兴的新农人故事
谱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央广网济宁12月16日消息 下班了,忙碌完一整天的周晴晴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她在北京租住的小屋安静温馨,躺在床上看手机是她最好的消除疲乏的方式。突然,一阵刺耳的电话铃声响起,打断了她的思绪,将她拉回了现实。
“喂?”周晴晴接起电话,是父亲病倒的消息。坏消息突然而至,周晴晴心急如焚,随后陷入了沉思。家庭怎么办?食用菌产业怎么办?还要继续留在北京吗?
“7年前的那时候人生走到了岔路口,抉择到底是该往哪里走很艰难。”如今,周晴晴仍然会时常想起那个命运转折的夜晚和曾经的北漂生活。“一定得回去,照顾家庭,保护产业。在我做决定的那一刻,反而觉得轻松了。”
之后,媒体人周晴晴成为了种菌人周晴晴。
记者初次见到周晴晴时,她刚刚从种植大棚赶来,身上还带着些泥土,朴素的面庞里透出农人的干练,很难想到,她是一个九零后。
近些年培育的羊肚菌迎来了丰收。这个冬天,周晴晴又和村民们一起,在种植基地里忙碌着。调配好的营养包被整齐地码放到播种过羊肚菌的土壤上,几个月后,细密的浅白色菌丝将会冲出土壤,爬满整个营养包,待吸收营养后再返回土壤,来年的早春,一颗颗茁壮的羊肚菌便会孕育而出。
放弃传媒梦 回乡种蘑菇
年过半百的周不修躺在床上,生活无法自理,持续的疼痛让他觉得日子无比漫长。“有人说,强直性脊柱炎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严重的时候就像植物人一样。”这是周晴晴父亲周不修长期劳作落下的病痛,也深深牵扯着女儿周晴晴的人生。
在食用菌产业奋斗一辈子的他此时最担心的是谁能把这份事业继续下去。大蒜、辣椒、食用菌是山东省金乡县的几大特色农产品,周晴晴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蘑菇大王”,也正是因为长期的辛劳使他的强直性脊柱炎不断恶化,导致卧床不起。
周不修的妻子看着丈夫心如刀绞,最终还是拨通了远在北京的女儿周晴晴的电话,“你爸爸不让我告诉你,他现在身体状况特别不好,要不然孩子你回来吧,食用菌产业做到现在特别不容易,爸爸一辈子起起落落,家里的很多事需要你。”
七年前的这个场景,周晴晴至今历历在目。
2014年5月,最艰难的抉择摆在了这个年轻人面前,周晴晴一夜未眠。父亲曾无数次劝她回乡参与到食用菌产业,但都没能让女儿“回心转意”。半年前,周不修对周晴晴谈到过他的期望,“你有你的传媒梦,但你看咱家乡越来越好,咱农村也是个大舞台,农业这个行业还是很值得做的,孩子你回来吧。”
“父亲需要我,家乡的事业需要我,虽然有个传媒梦,但是把农业做好了之后,同样可以以另外一种方式去书写我的人生。”周晴晴的信念愈发坚定。
那一晚,周晴晴下定了决心:回乡!
第二天,周晴晴辞去了热爱的媒体工作,买下火车票,从承载着传媒梦的北京回到了山东金乡县的老家,拾起了这份沉甸甸事业,成为了一名“菌农”,开启了新农人的梦。
新农人周晴晴(央广网记者 张佳琪 摄)
从损失百万到逆风翻盘
“在北京工作时,每天化着妆,踩着高跟鞋。回乡之后,每天在大棚里和泥土作伴。”对于回乡带来的强烈反差,周晴晴一开始并不习惯,但她明白,搞农业,一线经验是最宝贵的。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5年初,黄色金针菇市场急剧萎缩,驻到村上的客商们不收货了,全部黄色金针菇面临滞销处境。“常年和菌农们打交道,不能看着菌农们今年的收成毁在地里面。”刚刚返乡的周晴晴和父亲商量后,决定把菌农的黄色金针菇都买下来。“收到最后我们也没钱了,就欠着钱收。”
尽管周晴晴采用了腌制方法延长保质期,希望可以度过滞销期,再次打开销路,但全年下来,黄色金针菇市场仍然没有恢复的迹象。面对无人问津的处境,手中的货依旧堆积如山,周晴晴陷入了绝望。“保守说那一年损失了六百多万元,父亲奋斗一辈子的产业刚到自己手里就有这么大的亏损。”
“每个行业都有周期,黄色金针菇恐怕真的进入了低谷。老路不能再走了,得找办法,其中的关键在创新。”年轻的周晴晴“初生牛犊不怕虎”,她不断告诉自己,不能刚遇到挫折就倒下,要带着菌农们走下去。
“黄色金针菇不行了,是不是可以探索其他品种,开创新的培育技术。”周晴晴将父亲之前尝试过但未成功的几个食用菌品种重新梳理了一遍,分别研究其优点、缺点。有了大致的方向之后,周晴晴便踏上了去全国多地调研学习之路,通过调研精选出几个相对优质的品种展开种植研究。“羊肚菌、羊肚耳、猴脑菇和榆黄蘑都成了我的研究重点。慢慢定位也清晰了,就是放在珍稀食用菌上。”
“珍稀食用菌市场价格比较高、口感好、营养价值高,而且相对好卖,唯一需要我们解决的就是技术问题,把它种好,形成量产,这样菌农们也可以有一个比较好的收益。”周晴晴说。
也正是优中选优的羊肚菌,成为了继黄色金针菇“倒下”之后,周晴晴带领菌农们淘到了的第一桶金,金乡的食用菌产业又活过来了。
11月,村民正在羊肚菌大棚内摆放营养包(央广网记者 张佳琪 摄)
将创新写进基因 带领村民“土中刨金”
敢于创新写在了周晴晴这代新农人的基因里。
“看似走出滞销的泥潭时间好像很短,实际上我父亲在这之前已经研究了十多年,但一直是失败的状态,我是在原来基础上的再尝试。”在周晴晴看来,只有敢于创新,才是走出困境的密码。
四川是羊肚菌的发源地,周晴晴便收拾行囊去四川;云南地理位置优越,野生菌分布广,周晴晴就奔赴云南。一路下来,四川、云南、贵州、山西、陕西都成了周晴晴每年的调研目的地,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汲取别人失败的教训,将能用得上的都转化成自己的成果。为了让金乡的食用菌产业重新恢复生机,周晴晴一路走、一路学。
在不断的奔走中,周晴晴形成了暖棚、冷棚和林下栽培三种行之有效的新技术,并在实践中一点点让技术愈加成熟。“暖棚可以控制棚内温度,缩短羊肚菌的生长周期,反季节出菇;冷棚是顺季出菇,但是可以通过控温给羊肚菌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林下技术则是利用森林系统所自有的特点进行仿野生栽培。”周晴晴谈道,“我平常在基地上就跟着大家伙一块干,三种新技术也成为了这些年收成的保障。”
收成好了,越来越多的金乡村民来到种植基地打工。随着种植的经验越来越丰富、技术越来越熟练,有些村民大胆地告诉周晴晴,“你种这个挺好的,我能不能也跟你一块儿种?”随后村民们也撸起袖子,承包几个大棚,一起种菇。到了收获的季节,许多村民反馈说,“比我打工还强!”
村民们从就业变成了创业。
周晴晴说,“大家学到了技术也挣到了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希望带着村民从土地里刨出‘金’来。”在她看来,扎根基层、扎根土地才能做好农人,将新技术、新思想运用于传统农业,获得更大的收获,才是新农人。
刚刚从土中萌发的菌丝(央广网记者 张佳琪 摄)
点开周晴晴的微信,和多数九零后朋友圈晒美食、晒美景不同,周晴晴几乎每一条发布、转载都和食用菌有关。“种蘑菇”已经融入到周晴晴生活的点点滴滴,对事业的热爱让她从“种蘑菇”里看到和传媒梦一样光明的未来。
2021年的年尾,周晴晴又忙了起来,还有很多梦想要在新一年实现。“看到许多新农人都在做着直播、短视频,我也希望能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的食用菌,让它火起来。”“现在很多农民都不缺钱了,而是缺技术,农民不仅仅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我想继续加强对农民的培养,也想吸引更多有活力的年轻人回乡一块儿创业,想让更多的新农人一起建设家乡。”“新的一年我还想建设一座小型的羊肚菌乡村振兴博物馆,把创业的心路历程以及羊肚菌的知识、种植的意义等展示出来,带动种植户不断进步。”
周晴晴的传媒梦也并没有因成为新农人而结束。
在周晴晴的计划中,有一个被放在了不远的将来。“我想拍一个关于我爸爸的纪录片,不仅仅记录我爸爸,而是记录他们那一代食用菌人,记录他们的执着与艰辛,对食用菌的爱与不舍,给予我们这一代人更多的启示。”
总监制:张军 于锋
监制:王薇 赵净
记者:张佳琪
策划:关宇玲 孙瑞婷
视频策划制作:唐磊 贾晓琳
设计:张慧玲
- 热点
- 2021-12-17 08:44:00
- 热点
- 2021-12-17 12:21:31
- 热点
- 2021-12-17 11:55:50
- 热点
- 2021-12-17 11:5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