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曾流失海外 140 余年,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中的猴首、牛首、虎首、猪首四件国宝兽首在南京聚首。5 月 18 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南京城墙博物馆恢复对公众开放,同时," 盛世聚首—圆明园兽首特展 " 正式开展。
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圆明园兽首什么样?5 月 17 日晚,现代快报记者提前探访。
重磅展览开启
圆明园兽首首次现身南京
还记得电影《十二生肖》吗?这部电影讲述了成龙扮演的杰克,四处寻找 " 圆明园 " 十二生肖中失散的四件兽首的故事。剧情虽有些夸张,但并非全是生造,那四件兽首也是存在的。
" 盛世聚首—圆明园兽首特展 " 由南京城墙博物馆、 保利艺术博物馆承办。展览展出包括保利艺术博物馆珍藏的四件圆明园西洋楼海晏堂水利钟构件—牛首铜像、虎首铜像、猴首铜像、猪首铜像。
△ 猴首铜像
这四件兽首是啥模样?现代快报记者近距离拍摄、鉴赏,四大兽首像上毫发可见,清晰逼真,栩栩如生。
△ 牛首铜像
其中,猴首铜像是一个 " 美猴王 " 的形象,栩栩如生,火眼金睛,神态活现;牛首铜像,活脱脱一个斗牛模样,两眼圆瞪,双角弯曲向前,威风凛凛;虎首铜像的脖颈处有一圈类似狮子的鬃毛,做工极为精细;猪首铜像,颇似野猪的形象,尖嘴长吻,獠牙外凸。
△ 虎首铜像
△ 猪首铜像
保利艺术博物馆展览部主任詹春晖介绍,本次是 " 国宝 " 圆明园兽首第一次来到古都南京。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马麟表示,在南京城墙博物馆建成后的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举办如此重量级的展览,展现了南京城墙博物馆这一城市 " 会客厅 " 的重要作用。
以水报时闻名世界
曾流失海外 140 余年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展出的四件兽首铜像均为圆明园旧物,铸造于十八世纪中叶,由宫廷造办处匠师精工制作。
时间回溯到 140 余年前的圆明园,园内建筑精美,涵盖古今中外摆台景观,仿若人间仙境,有 " 万园之园 " 之称。
其中,著名的十二兽首喷泉时钟位于园内西洋楼海晏堂,俗称 " 水力钟 "。它由八字排开的十二座人身兽面的雕像组成,每到一个时辰,一只兽首的口中就有水柱喷出。正午时分,十二兽首同时喷水,场面极为壮观。
1860 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无数珍宝惨遭抢掠,十二兽首从此流失海外。历经 140 余年跌宕,它们陆续回归祖国怀抱,成为对话古今的一把钥匙。
△ 铜鎏金天使双面诗文座钟
青花缠枝莲纹抱月瓶、铜鎏金天使双面诗文座钟、金嵌珐琅西洋人物中国市场梳妆盒 …… 除了四件圆明园兽首,展览还展出了十件清宫精品文物,各个都有看头。
△ 金嵌珐琅西洋人物中国市场梳妆盒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 6 月 19 日,入场券为 20 元 / 人,需提前预约方可购票进馆。南京城墙博物馆采取线上实名制分时预约,每日限流 2000 人,其中上午 1000 人,下午 1000 人。市民和游客可提前通过 " 南京城墙 " 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实名预约,现场也可扫码预约,额满为止。
以全新面貌开馆
展出文物增加约 10 件
南京城墙博物馆位于中华门翁城东侧,展示各类精品文物 2000 多件,创新融合了文物实物、场景复原、数字沙盘、多媒体展示以及观众互动等多种方式,全面展现南京城墙的历史文化及遗产价值。博物馆于 2021 年 12 月 28 日面向公众试开放,自 2022 年 1 月 31 日起 " 闭馆修炼 "。
在第 46 个 5 · 18 国际博物馆日之际,南京城墙博物馆正式恢复开放。闭馆期间,该馆进行了全面提升。马麟介绍:" 我们根据试开放时市民和专家学者提出的建议,拟了一个 70 多条需要采纳的意见清单。闭馆期间,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提升。"
南京城墙博物馆恢复开放后的一个新变化是增加了约 10 件藏品。其中,在介绍南京城墙水关部分,展示了发现于西水关附近的明代石井栏,呈现了城墙守护下的市井生活。在介绍城墙守备与城门管理制度时,增加了明清时期的铁锁,让观众能够直观了解城门门锁的形制。
此外,展品的解读方式也更加细致。其中一项便是增加了拓片的辅助展示,观众可以获取更多文物信息,增加文物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市民无偿捐赠石碑
清代树立,原位于东水关
5 月 17 日当晚,数十位市民代表来到博物馆,提前探索恢复开放的南京城墙博物馆。其中,包括博物馆藏品 " 东水关石碑 " 的捐赠者柏澄宇。
△ 东水关石碑(残件)
东水关又称上水关,是秦淮河水流入南京城区的入口。秦淮河水流到这里便一分为二,一股顺城墙外侧流,成为护城河,又称 " 外秦淮 ";一股穿关入城,成为 " 内秦淮 "。东水关作为调节南京城市用水的重要水关,在明清时期备受重视。
这块清代树立的石碑,原位于东水关,虽破损严重,但碑文记录了清代东水关水闸启闭等相关管理措施,如 " 十月十五日起闭闸 "、" 三月初一启放 " 等,是了解清代东水关水闸管理的重要实物资料。
" 我从小就生长在城墙下,现在也是,我家里的窗户一打开来就能看到城墙。" 柏澄宇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是土生士长的南京人,数十年前他在机缘巧合下收集到这块石碑。" 它大约 40 — 50 斤重,我当时费了很大的劲才把它搬回家。"
在博物馆筹建期间,柏澄宇看到文物征集的公告,便把石碑无偿捐赠了出来,以此表达他对南京的一片深情。
现代快报 + 记者 阿里亚 李艺衡 / 文 顾炜 刘畅 / 摄
- 南京
- 2022-05-17 22:05:41
- 南京
- 2022-05-17 21:56:06
- 南京
- 2022-05-17 21:55:38
- 南京
- 2022-05-17 21:5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