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件指出,2022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该文件的出台,立即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同时也勾起了部分70后和80后的幼时回忆,做扫帚、学剪纸、扫操场、捡煤渣……这些都是他们印象中的劳动课。这也令人非常好奇,如今中小学生的劳动课有哪些?
【新规】
劳动教育课有十个任务群,涉及烹饪、家电维修、农业生产等方面
△爱味道:烘焙饼干
什么是劳动教育课程?据悉,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同时,这门课程注重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
△烘焙美食:“爱·味道”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文件中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其中,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
比如,在烹饪方面:第一学段(1~2年级)的学生要参与简单的家庭烹饪劳动,如择菜、洗菜等;第二学段(3~4年级)则要学会做凉拌菜、拼盘,学会蒸、煮的方法,如加热馒头、包子,煮鸡蛋、水饺等;第三学段(5~6年级)做2~3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煎鸡蛋、炖骨头汤等,还要会设计一顿营养食谱;第四学段(7~9年级),能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独立制作午餐或晚餐中的3~4道菜等。
除了烹饪和农业劳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还从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方面,对每个学段作出了不同的规划。
【学校】
覆盖全年级,南京部分小学的劳动教育服务已延伸到校外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类似的劳动教育课程早已在南京部分中小学开展。就在一个月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小南狮”们利用居家学习的时间,帮着家里的大人一起学做家务。小朋友们手拿着蚕豆荚,坐在桌子前,有模有样地择起来。
南师大附小副校长姚梅介绍,该校创设了“小南狮”劳动+课程,涵盖了培养日常生活劳动技能和提升创造性劳动能力两大类别的小学六年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
“在日常生活劳动技能培养中,我们开辟儿童生活实践场域,让儿童在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中,以动手实践学会生活,锤炼品格。比如劳动花果果的评选,基础的劳务劳动,整理和打扫卫生。”姚梅说。
△非遗制作:中国脸谱
在提升创造性劳动能力的课程中,该校开展了以工程任务为导向的项目化学习及访学营实践,比如让儿童参与如播种、烘焙等劳作体验,享受劳动成果。“学校设置了专门的烘焙教室,请了酒店的大厨,教孩子们制作一些糕点,比如绿豆糕等。”姚梅提到,学校还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比如研究明孝陵建筑、云锦织造、布艺绳结等传统工艺,讲述非遗文化。
△工程任务:降落伞课程
“我们不仅要培养具有劳动技能的孩子,还要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原来,在劳动教育课程中,学校增设系列科技课程,比如降落伞、博物馆防御系统、小人国微电影等项目设计制作。“希望孩子们在劳作的课程中感受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动手也动脑。”
△红豆荚志愿服务
此外,学校还有一项“红豆荚志愿服务”。“我们在社区开展最美楼道服务,孩子们带着劳动工具打扫家门口的楼道,为社区美化做贡献。”这样的公益性劳动也让孩子们的服务意识延伸到了校外。
“虽然学校有这么多劳动实践课程,关键还是在于家庭的引导。”江苏省品德学科特级教师、南师大附小教师冯永升参与了地方劳动教育课程的研讨和编写。他提到,当前,劳动教育课程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重视,这也将给教育教学带来更多变化。“劳动教学将不仅是一项劳动技术、劳动实践的培养,更是劳动文化、劳动热情、劳动思想的全面拓展。”
△农作种植:“种子的旅行”
特设五月“劳动月”,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
同样,南京的部分中学还拥有“劳动月”。科利华中学铁北分校副校长陈澄介绍,每年5月,学校会推选“校园最美劳动者”,激发同学们的劳动热情,体会劳动最光荣的价值感和获得感。
此外,学校还有一个特色校本课程“植此青绿”。“我们每个班级都有种植区域,让学生参与农作物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了解种植方面的知识,还会邀请家长参与进来。”陈澄表示,这样既能让学生学习相关生物学知识,还能培养劳动实践能力。
“劳动技能是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技能,孩子的智慧体现在手指尖上,劳动对孩子思维和智力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陈澄还提到,初中的学生更应该参与一些创造性和复杂性的劳动活动。
【家长】
劳动观念要从小抓起,家庭教育也要积极引导
“确实要给孩子补齐这项技能!”南京市民常先生家里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已经上初中了,小女儿还在幼儿园。大女儿各方面都很优秀,唯独在家务技能上不太行。
“她的房间总是乱糟糟的,平时都是大人来整理。跟她说吧,也能整理一下,就是习惯没养成。”常先生叹气,这是培养孩子过程中留下的一个遗憾,小时候给孩子抓学习,也培养音乐、体育各种特长,唯独忽视了最基础的生活技能培养。
△烘焙美食:“爱·味道”
如今,孩子大了,还是不会做菜,最多是下面条、煎蛋,弄点简单的吃食应急。他也担心,如果孩子以后大了,去了别的城市生活,会不会只能天天吃外卖对付?可初中的女儿,学业压力也渐渐大了,他也不舍得再耽误时间,给她补齐这个短板。
他默默打算着,小女儿培养得在这方面花点心思,从小就得把生活技能学起来。他觉得,这事情也不能全指望学校课程来教,生活技能和习惯都是家里养成的,家庭教育也要担起这个责任。
市民石先生的儿子在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乐山路分校读书,这所学校的劳动课程要求也挺高。楼顶开辟了小菜园,给孩子们实践,种上了各种蔬菜。每逢假期,作业里也必有一项与家务相关。“学做菜是常见的作业。儿子四年级,现在已经能做七八道家常菜了,还会包饺子、做韭菜盒子。”石先生说,最初他还担心孩子太小,进厨房用火不安全,只敢教凉拌菜。后来,孩子也学得起劲,同学间也会交流,他也敢教儿子做炒菜了。
“儿子虽然火候掌握不好,但菜总不至于烧糊,能吃就行。反正看他吃得挺香!”石先生觉得,教育部此次出台的方案挺好,无论孩子以后做什么工作,基础的生活技能总要具备。特别是劳动观念的培养,这是得从小抓起的事情。他坦言,“我是80后的独生子女,成家以后才学着做家务。说起来惭愧,我现在技能是具备了,但就是不爱做家务。其实,这就是习惯没养成。”
现代快报+记者 李楠/文 王玉秋晨/摄
- 南京
- 2022-05-05 21:46:37
- 南京
- 2022-05-05 21:38:08
- 南京
- 2022-05-05 21:31:06
- 南京
- 2022-05-05 21:2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