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舒越)近日,央视出品的首部故事片电影《跨过鸭绿江》上映,该电影的制片人之一,是南京财经大学90级校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制片人李萧。最近,记者联系上李萧,一起听他讲述拍摄《跨过鸭绿江》背后的故事。
△李萧
发扬抗美援朝精神:“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电影《跨过鸭绿江》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首部故事片,是一部‘全景式、史诗性’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的影视作品。无论是创作还是制作上,团队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谈及《跨过鸭绿江》的创作过程,李萧感慨万千。
剧本统筹、演员调度、预算控制、执行拍摄、后期制作、发行上映……这一系列工作都是身为制片人的李萧每日要反复确认的。
△拍摄现场
“拍摄《跨过鸭绿江》时,为了达到最佳的拍摄效果,还原被轰炸后鸭绿江大桥的场景,剧组用了近20吨废旧钢材,在摄影棚内搭建了一座几乎一比一还原的鸭绿江大桥,坚固的桥面可以行车。”李萧说,虽然只拍了几天,但是置景部门、道具部门共制作了一个多月,来还原这几场戏的场景。
李萧回忆:“像是完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有困难都被一一克服了,拍摄《跨过鸭绿江》这样的重大历史革命题材影视剧,自然也要像志愿军一样发扬抗美援朝精神,致敬跨过鸭绿江的英雄,我们做到了!”
从小白到大神:“机遇与执着相拥”
1990年,李萧入学南京粮食经济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前身)贸易经济专业。李萧说,自己在南财读书时不甘于课堂和书本所授,“折腾”到课外去了!
△李萧的大学时代(后排右三)
他非常喜欢参加社团活动,刚入校就做起了系团总支宣传委员,大二更是担任起经济贸易系学生会宣传部部长,组织过很多有意思的校园活动。“大概是1993年上半年,中国股市开始大扩容,我们学生会就组织了模拟股市活动,包括股票怎么交易、二级市场怎么交易、模拟多少家公司让大家去购买,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他笑着说,大学很多经历都让他印象深刻。
正是这股子爱“折腾”的劲,1994年,本可以搭乘大学生毕业可分配工作末班车的李萧,偶然间看到了中央电视台的招聘信息后,出于对文学、影视的热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去应聘,没成想,这个一身冲劲的少年竟获得了面试官的青睐,被电视台留了下来,这一待便是好多年。
正所谓“隔行如隔山”,在制片人这个角色带来的掌声与鲜花背后,藏着的是李萧与生俱来的文艺基因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进入行业后则是让自己像海绵一样不断吸收有益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成长。”
李萧说:“制片工作涉及文学、艺术、市场、传媒、管理等多个领域,最主要的是管理,而我在南财求学期间专业是贸易经济,管理学知识在无形中帮到我很多。”
△拍摄现场
秉持工匠精神:“打造主旋律精品”
在李萧看来,一名优秀的制片人,要善于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时代的声音生动地记录下来,令作品既叫好又叫座。央视热播“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电视剧”《江阴要塞》、“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电视剧”《奋进的旋律》、“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献礼电视剧”及央视出品的首部故事片电影《跨过鸭绿江》、10部大型古装系列电影《侠侣探案》《真凶难逃》……在制片人这条路上,李萧拼尽全力,用一部部精彩的作品成就了自己。
用喜闻乐见的方式把主旋律融入到影视剧中,创作出观众喜爱的影视剧,李萧有自己的想法,“在拍摄时秉持工匠精神,求‘真’求‘实’,打造主旋律精品。”
在拍摄长津湖战役的相关场景时,为了还原当年零下三四十度的大雪天气,剧组一直在东北苦等降雪,终于在第93天等来了梦寐以求的鹅毛大雪。“当时,整个城市几乎瘫痪了,为了正常拍摄,我们必须把从牡丹江市到拍摄现场的整条路都打通,专门雇人用推土机去铲雪,终于抢在最后六七天有惊无险地拍完了这场外景。”
△李萧(左一)
《跨过鸭绿江》凭借宏大的视野格局、独特的历史叙事、史诗般的全景式情景再现和演员们精湛的表演,获得了多个重量级奖项,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在今年第27届上海电视节上,《跨过鸭绿江》荣获白玉兰评委会大奖;电影在刚刚结束的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荣获金丝路奖“最佳视觉效果”奖。入围第十六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金鹿奖”提名,并获得2021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八闽电影巡展开幕影片的殊荣。李萧获得总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宣传报道个人记功授奖。
(学校供图)
- 南京
- 2021-12-20 18:47:54
- 南京
- 2021-12-20 18:46:02
- 南京
- 2021-12-20 18:45:18
- 南京
- 2021-12-20 18:3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