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477万元7个项目,我们官庄村的智慧乡村服务工程项目也位列其中。”在连云港市赣榆区沙河镇官庄村的公示栏前,村民张震一边读着连云港市委驻赣榆区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2022年度帮促资金项目(第一批)公示内容,一边竖起大拇指说道:“这个帮促工作队一来,就带这么多项目啊。”今年以来,连云港市委驻赣榆区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锚定乡村振兴目标,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从资金筹集、项目选择、助民致富等民生实事做起,以“三个突出”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力。
突出“精准滴灌”,为乡村振兴蓄动力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2022年连云港市委落实市级后方单位帮促资金513万元,为了把帮促资金用在刀刃上,工作队在前期多次调研和详细摸底的基础上,优先选择建设周期短、带动能力强、周边设施配套好的工业项目。在项目选择上坚持产业为先,在产业选择上坚持“精准滴灌”,不搞“大水漫灌”。“将有限资金集中使用,形成拳头效应。”连云港市委驻赣榆区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队长任文革介绍,经过充分调研和比对,将首批帮促资金投入到重点优势产业上,主要实施城头镇乡村振兴产业园和厉庄镇标准化厂房等项目建设上。项目建成后,预计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200多人,每年为村镇集体增加收入60万元左右。
突出“一老一小”,为乡村振兴添活力
“这几年来,我们村有几户家庭发生变故,导致小孩生活、学习困难。驻村第一书记韦勤余来到村里以后,协调了2万多元的物资慰问、资助困难学生,我们家孩子就是其中之一。”赣榆区城头镇谢坡村受资助学生家长王丽丽说:“我们家长心里是非常感激的。”
“幼有所养、老有所依”是乡村文明的内在要求,该工作队共有8名队员,分别任江苏省定经济薄弱村的班庄镇黄班庄村、赣马镇柳树村等7个村第一书记。工作队要求各驻村队员牢固树立为民情怀,既要驻村更要住村、既是挂职也是任职,牢牢盯紧重点人群,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基础上,突出关心关爱“一老一小”。工作队先后联合连云港市物业管理协会、连云港市慈善总会、赣榆区法院及部分爱心企业举办了“关爱老区学子,助力乡村振兴”“喜迎二十大,童心跟党走”“乡村振兴,与法同行”“大手拉小手,筑梦向未来”等结对帮扶活动8场;联系赣榆团区委建设梦想小屋3间;联系连云港市红旗义工爱心之家等单位举办爱心助学活动,捐赠价值1万余元的图书。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驻村书记们主动为帮促村党员上党课16次,为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组织“展风采、颂党恩”广场舞、元宵节猜灯谜、包汤圆等活动,通过党建引领丰富乡村文化生活;邀请连云港市东方医院专家团开展乡村义诊活动,搭建起社会各界关心帮扶“一老一小”的桥梁。
突出“急难愁盼”,为乡村振兴增合力
“民有所想,我们干有所谋;民有所盼,我们干有所为。8名帮促队员,‘各显神通’,但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尽最大努力解决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目前争取的各类社会资金300多万元,全部用到民生实事上。”任文革说。针对晚上村民出行无路灯的问题,队员对接文明共建单位,为所驻村累计安装太阳能路灯200多盏。针对黄班庄村、官庄村、东陡岭等村部分村民出行难问题,积极争取市级后方单位支持,铺设村内水泥路8000平方米,建设生产桥1座。
工作队还针对疫情期间部分农产品滞销,搭建团购助销售平台,向企事业单位推介赣榆特色农产品,先后与连云港市港口集团、东方医院等单位达成团购协议。在工作队的支持下,连云港市赣榆区厉庄镇东陡岭村成立了电商合作社,开发线上小程序,不到一个星期时间,就完成订单300多单。
现代快报+记者 王晓宇 通讯员 孙佑祥 陈海兵 于雪
- 即时新闻
- 2022-09-10 16:26:39
- 即时新闻
- 2022-09-10 16:19:34
- 即时新闻
- 2022-09-10 16:10:52
- 即时新闻
- 2022-09-10 16: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