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清江浦区科协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现代快报讯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淮安市清江浦区科协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中国科协“十大”讲话精神和践行“科技惠民”结合起来,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志愿服务,科技惠民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学党史,讲好党领导下的科技发展史。今年6月份以来,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各条线科技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深刻铭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区科协组织专家赴机关、社区、天士力帝益药业企业科协等开展“新中国科技发展史巡讲活动”,累计惠及群众400余人次。淮阴工学院政治学院教授张琴以百年党史为大背景,系统回顾了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全面介绍了党领导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以鲜活的党史案例和感人的党史故事,系统梳理了党作出的伟大历史性贡献,增强了赓续荣光、接续奋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团结引导全区科技工作者、青少年及群众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为清江浦区大力推进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核心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忆党恩,举办红色革命建筑模型竞赛。青少年是科普工作的重点,为了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开展党史教育,弘扬爱国主义情怀,清江浦区科协、教体局于今年6月启动清江浦区“追忆百年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红色主题系列科技模型教育竞赛活动,大赛历时2个月,共有来自全区8所学校的156名学生参加比赛,通过“中共一大会议旧址”“嘉兴红船”等红色主题建筑模型的建构,强化了全区青少年学生爱国、爱党的信念。清河中学获奖学生郑翰表示:“我从小就比较喜欢关于科技一类的东西,比如航空航天、国防兵器等等,此次红色主题系列科技模型教育竞赛不仅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还能激发学习热情,这是一个培养兴趣和宣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好方法。”

办实事,聚力社区科普场馆提升。科普场馆少、科普设备老旧、科普活动少等问题是影响社区居民科普获得感的“痛点”,今年以来,区科协将科普场馆建设作为重点民生项目,在新新家园社区投入80万元打造近300平米社区科普馆。崭新的科普活动场所、丰富的科普体验设备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参与科普互动,体验党领导下新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学习先进的科技知识。

惠民生,常态化开展“科技三下乡”。自3月以来,区科协联合区农技推广中心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4次,为农民群众送去各类宣传手册2000余册,农技推广中心技术员们和科协志愿者走向田间地头,现场指导水稻种植、西瓜培育、红椒种植等,在农户徐海家的秧苗田,农技志愿者们详细介绍了秧苗种植的要点,并对新产品“血糯稻”的秧苗现场“把脉”,农户们对科技志愿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每年到了水稻种植季,都会有一些突发状况,科协的‘三下乡’活动让我们有了和农技人员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这样的‘为民办实事’活动确实是我们老百姓急需的。”

(许媛 吴骊珠)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