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上午,南京市秦淮区“四季皆温‘秦’ 重装再出发”启动仪式暨“凡人风尚”文明实践行活动在秦淮区郑和公园举行。活动中,四位“凡人”发表主题微宣讲,用小故事传递大爱,“四季皆温‘秦’”服务品牌正式升级,重装再出发。
四季皆温“秦”重装再出发启动
本次活动由南京市文明办指导,由中共秦淮区委宣传部、中共秦淮区委社会工作部、秦淮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共秦淮区委洪武路街道工委主办,秦淮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协办。省演艺集团党委副书记季明刚,市文明办专职副主任赵杰,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曲思泽,秦淮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凌向前,秦淮区委副书记陈慧男等领导嘉宾出席。
“四季皆温‘秦’”系列服务品牌由秦淮区委宣传部、秦淮区发改委于2022年共同牵头打造,多级联动,构建服务网络;盘活资源,激发服务活力;创新模式,提升服务效能。两年来开展专场活动37场,将理论宣讲、政策宣传、便民惠民等20余项服务送到百姓身边,努力让秦淮处处袅袅烟火气,天天浓浓人情味,人人满满获得感。
活动现场,举行了 “四季皆温‘秦’ 重装再出发”启动仪式。秦淮区发改委二级主任科员张宇介绍,今年,秦淮区对“四季皆温‘秦’”服务品牌进行了全面优化升级,重装再出发。升级后的四季皆温“秦”将呈现新的面貌,活动主题更加多元,采取“主题+常态驻场”相结合的模式,做到“周周有活动、场场有新意”;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创新设置了“你难我帮”“你事我办”“你问我答”“你需我应”四个服务板块,形成动态更新的“服务包”;上下联动更加高效,以“双结对双促进”工作为牵引,市区互动,紧密联系,对接资源,共同推动基层治理迈上新台阶。
“凡人风尚”微宣讲环节中,4位“凡人”走到台前,以宣讲方式传递秦淮文明风尚。来自南京市聋人学校、荣获“中国好人”称号的陈燕老师,以诗歌为桥梁,带领学生感受“诗与远方”;瑞金北村小学王天老师,讲述前校长仲广群用生命践行教育家精神,三尺讲台育桃李,燃尽生命照初心的感人故事;第三届“江苏省文明家庭”代表——薛丽萍律师,讲述她的公益普法经历;南京蓝天救援队周鲁川,则以队员们奋不顾身、向险而行的救援经历,诠释了志愿服务精神的真谛。
率先发布秦淮区首批“文明实践伙伴”单位
活动现场正式启动了秦淮区“文明实践伙伴计划”,于全市率先发布秦淮区首批“文明实践伙伴”单位,他们分别是:陆军工程大学政治工作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城墙保护志愿者协会、南京市聋人学校、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市摄影家协会、平安人寿江苏分公司、南京爱尔眼科医院、南京蓝天救援队、南京市中医院、南京市爱心帮困志愿者协会。各伙伴单位将依托各自资源优势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紧贴群众所需所想所盼,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节点、计划安排、实施路径等,持续为基层文明实践建设赋能增效。此外,现场还颁发了“‘秦’听我说”理论宣讲团导师聘书。
南京市爱心帮困志愿者协会志愿者董国良说:“我们一年有近100场活动进社区,帮助社区居民理发、量血压,能为群众办实事我感到很有意义,作为一名志愿者感到很荣幸。”
秦淮区委宣传部三级主任科员朱旻祎介绍,今年4月,秦淮区正式启动“文明实践伙伴”计划,是全市各区中第一家发布“文明实践伙伴”的单位。秦淮区将在建强服务阵地、优化服务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引导社会力量依托各自资源优势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构建场地、项目、队伍、活动等全方位的集聚平台,搭建密切群众、服务群众的沟通桥梁,不断扩大文明实践“伙伴圈”“朋友圈”。我们也希望通过推行“文明实践伙伴”计划,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朋友成为文明实践朋友圈中的一员,从文明实践的受益者变为参与者、组织者、传播者,让文明生生不息,传承不断。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徐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