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下午,雪后的南京外国语学校校园里格外安静。当天调休一天,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外国语学校副校长、物理教师李鸿彬从繁忙的教学工作中短暂抽身,抓紧修改完善即将带上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建议。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30多年,李鸿彬对教育事业始终有着深沉的情感和责任,他提出的大部分建议都与学生成长、人才培养等有关,“我的初心是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得到全面而个性的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外国语学校副校长、物理教师李鸿彬。肖日东 摄
从前年的《推进更为积极富有弹性的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育的政策环境建设》,到去年关于《加快建立健全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中国模式》的建议,李鸿彬一直关注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部非常重视,相关部门领导和我沟通交流了多次。”李鸿彬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去年,教育部主要从加强顶层设计、开展试点探索、不断提升创新思维和加强思想品德教育、鼓励多方协同合力参与培养等四个方面给予了积极回应,“下一阶段,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从国家层面制定相应的政策,努力推动形成科学的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模式。”
作为连任的全国人大代表,李鸿彬的履职初心来自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其动力一部分来自国家相关部门对建议的重视和办理。“去年,我一共提交了四个建议,围绕教育主题的有两个,还有一个是《关于进一步支持在苏高校开展综合评价招生》的建议,也得到了教育部的积极答复。”这让他更有干劲。“在我工作、生活的每一个时段,心里都铭记着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的职责。”李鸿彬说,无论是和学生、家长、同事的交流,还是每一次集中调研“充电”,他都认真聆听民意,尤其是大家对教育的期盼和心声。
近年来,基础教育负担过重现象引发热议,不少学生、家长、学校高度关注考试成绩,将分数当成衡量成功与失败的唯一标准。李鸿彬观察到,虽然国家大力推行的“双减”政策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良好成效,但是依然有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感到焦虑,为孩子安排了繁多的课外辅导课程。他认为,“这对家庭来说,不但增加经济负担,还增加孩子的学习与心理负担,容易造成情绪透支,压制孩子潜在素质特别是创新思维的发展;对社会来说,容易加剧教育结构和人才需求结构的错位,造成人才资源浪费。”
聚焦教育改革中“难啃的硬骨头”,李鸿彬将把《着力破解教育负担过重现象,营造健康良好的教育生态》的建议带上会。“从政策落实上来讲,建议进一步加大基础教育阶段育人方式改革的力度,落实落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等相关政策。”
在招生方面,李鸿彬建议设置更合理、更多元的评价与招生政策,引导学校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提升、顺应个性成长等方面放在突出位置。出台更合理、更科学的教育资源调配政策,推进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此外,要切实发挥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法治保障作用,营造相关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李鸿彬感慨地说,家长对子女学业的焦虑,很大程度上是对孩子未来就业与发展的焦虑。“要加强对就业政策科学化、规范化、系统性的建设完善与实效评估,扎实系统做好市场化就业岗位的开发,扩大政策性就业岗位的规模,健全各类人才的培养、评价、激励制度,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到最适合他们的岗位上实现价值”。他希望通过建议,进一步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为孩子们营造更加健康良好的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