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下午,常州国家高新区显得热闹非凡。两岸企业家、专家学者近200人相聚“新能源之都”常州,他们只为了一件事儿,那就是共商“两岸新能源产业发展”。原来,2023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智能装备组专题论坛——两岸新能源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在常州国家高新区举行。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是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首次在常州开展配套活动。
站在风口的常州,是江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标杆城市,也是江苏对台交流合作最频繁、最密切、成效最显著的城市之一,在常州举办一场讨论“新能源”的论坛,也是众多两岸企业家所期待的。论坛以“能·源创新 融·享未来”为主题,两岸企业家峰会智能制造及装备产业合作推进小组成员单位、两岸新能源产业代表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等近200人相聚现场,深化两岸新能源产业合作的新策略和新路径,加快推动更加强劲、更加绿色、更加健康的两岸产业融合发展。
活动中,台湾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教授陈发林,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何毅,台湾台达电子永续长暨发言人周志宏,分别作“台湾低碳能源蕴藏与商机”“碳中和场景下的汽车绿色转型”“科技赋能双碳 台达加速绿色高质量发展”主题演讲;常州市国际投资促进中心招商负责人徐舒飞现场作常州市新能源产业政策和营商环境宣介;南京高崎电机有限公司、大茂伟瑞柯车灯有限公司、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4家新能源企业发布供需信息。
活动现场,5个项目成功签约,两岸新能源产业展现出融合发展的累累硕果。它们分别是:台湾优胜优团队在华罗庚高新区设立的年产8000吨高纯度电池级碳酸锂提取项目、江苏小芯科技有限公司与常台新能源产业合作研究中心合作的快充充电桩及储能设备研发销售华东区总部项目、大茂伟瑞柯车灯有限公司与北汽重型汽车有限公司的新能源乘用车照明系统合作项目、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与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的超薄玻璃合作项目、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与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Top-con浆料合作项目。这是两岸新能源产业合作落地的实际体现。
今年以来,常州聚焦产业链重点环节招引重大项目,加快强链补链延链,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和核心零部件产业园项目紧锣密鼓,新增投资超10亿元或1亿美元的40个项目8成集中在新能源领域,新落户新能源项目200个、总投资946.3亿元,产业集聚度位列全国前三,投资热度全国第一。
台资企业是常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台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近年来,常台交流交往日益密切,经贸合作持续深化,全市现有运营台企300余家。去年常州台资企业营收占全市外资企业总营收的10%,实际利用台资占全市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的10%,台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近10%。
这样的“高热度”也同样持续到2023年。今年1-9月,全市新增台资项目33家,协议注册台资9017.97万美元,同比增长138.48%,实际利用台资1.23亿美元,同比增长21.52%。其中,在常车辆及配件产业的台资企业超过30家,覆盖汽车电子、电机、车灯、摩托车零配件、车用模具和夹具制造等10多个系列,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为深化常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提供了坚实基础。
未来,常州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整车产量超200万辆、零部件产业链完整度90%、本地配套率30%以上,打造规模能支撑、技术能策源、应用能示范、数实融合能引领的新能源产业新格局。
据了解,本次论坛由两岸企业家峰会智能制造及装备产业合作推进小组、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常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两岸企业家峰会智能制造与装备产业合作推进小组陆方召集人苏波,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孙继兵,常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芬,新北区委常委、宣传统战部部长陈瑛参加活动。
现代快报+记者 龙秋利 杜雪迎 熊平平/文 顾闻 王曦/摄
(校对 张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