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再现瞿秋白父女温情故事,话剧《我的父亲瞿秋白》南京感动上演


现代快报讯(记者 宋经纬/文 刘畅/摄)“爸爸,我的好爸爸!”舞台上一声声呼唤叫得人心碎……11月30日晚,2021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竞演剧目、“金陵小剧场”展示季重要内容,话剧《我的父亲瞿秋白》在南京艺术学院上演。就在几天前,“七一勋章”获得者、新华通讯社原国际新闻编辑部干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之女瞿独伊,在北京逝世,令人悲痛。如今通过舞台,让我们再次透过瞿独伊的视角,追忆那段她与父亲瞿秋白的温情故事。



父女间的温情回忆,几度让观众泪目

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走上长汀西门外一片草坪,高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从容就义。那一年,瞿秋白的女儿瞿独伊只有14岁,她从《共青团真理报》上得知噩耗,痛不欲生。从此,报纸上的黑白照片就成为了瞿独伊脑海中父亲最后的模样……



舞台上灯光明暗交替,就像那一刻的瞿独伊,内心交织悲痛,她的脑海里浮现出无数和父亲的温暖点滴。在乡村小溪旁的野餐时光,父亲特地带了她最爱的牛奶渣;在临行前,父亲轻声和她讲关于“青鸟”的故事;还有在梦里,父亲那高大、坚实、又宽阔的肩膀。一时间,瞿秋白不再只是革命英雄,而是一个平易可见的父亲、丈夫、良师。而温馨的家庭生活,也让观众重新了解了更多历史细节。



背景声中再次想起《国际歌》,瞿秋白冲破重重阻碍无畏前行寻找“青鸟”,在与妻子杨之华、女儿瞿独伊的不舍中,毅然诀别。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深深震撼着观众,不禁让人泪目。“如此近距离的观看,演员的声音仿佛就在我的耳边,整个人都被带进剧中,好几次都忍不住想哭。”演出结束后,一名南艺影视学院的学生感叹。



舞台布景别致,利用小剧场传递更多正能量

散落座椅的落叶、阶梯状的舞台、沉浸式的光影,当观众走进剧场时,就已感受到了惊喜。话剧《我的父亲瞿秋白》导演,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苏珊介绍,该剧颠覆了传统的观剧概念,打破镜框式的观演模式,调整了表演区和观众的位置。“我们的舞台做了阶梯状、立体化的呈现,既有实景的树林、秋千又有虚实结合的投影。”



在舞美配乐上,剧中多用诗意的舞台氛围烘托出瞿秋白的浪漫文人情怀,用歌队的哼鸣,唱出瞿秋白对革命奉献精神的赞歌,结合音乐、舞蹈以及多媒体等表现形式,美化了情境场面。苏珊说,不同于其他描写瞿秋白的作品,这个剧通过瞿独伊的视角切入,向观众展现了瞿秋白生活常态,也通过瞿独伊的讲述传达出薪火相承的革命精神。“我们希望通过一些小巧思,让这种革命历史题材的戏看上去不再死板、枯燥,更符合现代观众多元的审美需求。”



在创作中,苏珊和团队希望传递给观众是一种精神。“革命烈士也是真实的人,是因为有了坚定的信念,他才强大。所以如果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念,我们也可以做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

苏珊表示,得益于小剧场展示,《我的父亲瞿秋白》有了更“生活化”的表达,希望以后能尝试更多形式,利用小剧场传递更多正能量。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