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镰刀菌既害小麦又害人,江苏省农科院建立全程管控体系

现代快报讯(记者 储希豪)爱吃面食的你,知道吗?要是小麦患上赤霉病,不但会造成减产,而且“元凶”镰刀菌会产生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毒素。不过令人欣喜的是,江苏省农科院的研究团队历经20年,终于拿捏住了小麦镰刀菌毒素的特性,建立起全程管控技术体系。

△生物毒素分析室

从病害防治到毒素研究

小麦赤霉病又称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患病后的小麦往往会出现褐色病斑,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直接造成产量减少、品质下降。在我国南北麦区均有发生。

伴随着赤霉病的发生,罪魁祸首“镰刀菌”也在悄悄地产毒。

△镰刀菌标本

“过去主要是关注小麦病害防治,而我们团队成立后开始对镰刀菌毒素的检测和控制进行研究。”江苏省农科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研究员史建荣告诉记者,以往的防控措施可以挽回60%-70%的产量,但是毒素含量依然超标,因此控病减毒协同作用是个突破口。

破解“发现难”,让毒素原形毕露

△史建荣在田间工作

“镰刀菌毒素看不见摸不着,检测标准物质依赖进口,成本较高。”史建荣感慨,由于存在技术瓶颈,过去只能逐一进行毒素筛查,耗时又费力。

为了尽快明确镰刀菌毒素风险形成机制,研究团队首先从解决“毒素发现难”入手。通过对产毒调控基因靶向改造,创制了8个国产毒素标准物质,打破了国外垄断,为毒素精准识别提供了量值溯源基础。并且创建了多毒素高通量筛查技术,实现33种毒素同步检测。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探寻带毒籽粒的光谱特征与定量关联机制,发明毒素含量等级快检设备,将检测时间缩短至1分钟。

破解“毒素发现难”,为毒素污染监管和发生规律研究提供了核心技术。随后,研究团队连续10年,足迹覆盖我国98%的小麦产区,抽样检测2万份样本,由此建立起30余万条库容的污染数据库,首次揭示了毒素污染风险消长规律。

研究人员通过数据分析得知,花期、收获前期高湿度是污染风险发生的核心诱因。在我国,毒素污染高风险地区是江淮麦区,其中呕吐毒素分布最广、污染最重,赤霉烯酮次之。据了解,呕吐毒素会引起眩晕、发烧、恶心、腹泻等急性中毒症状,严重时会引起出血,影响免疫力和生育力等。作为国际公认的第三类致癌物,各国都严格限制其在食品中的含量。

研究人员还通过监测近40年间产毒镰刀菌种群演变规律,发现3ADON化学型为优势菌群,是江淮麦区高污染形成的根源。

控病减毒协同,让毒素无处可逃

△研究团队

基于毒素污染发生规律,研究团队锁定3ADON化学型产毒菌株为靶标,聚焦控病减毒,筛选出高效抑菌药剂丙硫菌唑、氰烯菌酯、戊唑醇等,研发复合药剂“乐麦宝”,实现减毒75%,用药量减少10%。在泰州姜堰区的试验田里,小麦赤霉病大爆发年份所收获的小麦,经过扬花期打药干预,毒素检出仅为国家标准的十分之一。

同时,研究团队解构了镰刀菌毒素毒性功能位点,研发出针对已经受污染小麦后续处理的降解菌剂,让小麦中呕吐毒素降解产物毒性降低300倍,赤霉烯酮水解脱羧后实现完全无毒。

通过各项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团队创新建立了以扬花期控病减毒为核心、产后污染监测与消减相结合的全程管控技术体系,使得江苏小麦毒素污染显著降低,每年减少毒素超标小麦约550万吨。

今年年初,史建荣牵头的“小麦镰刀菌毒素污染风险形成机制及管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2020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目前,这项成果在江苏、河南、安徽、北京、山东等省市累计推广4070万亩。史建荣表示,小麦赤霉病的彻底消除仍然是世界性难题,接下来,研究团队将在小麦镰刀菌毒素降解方面继续研究,进一步降低毒素含量,促进农业增产,保障粮食安全。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