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刊题额:言恭达
每周一星——胡有德
胡有德,别署胡逾,号卿岭居士、长沙怀素,新闻学硕士。1966年7月出生于湖南永州。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南省九歌书画院副院长。
自2005年以来,作品入展、入围由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览、全国首届册页书法展、“瘗鹤铭杯”全国书法展览、纪念虞世南诞辰1450周年全国书法作品大展,及中国书协指导的“百年兰大杯”全国书法大奖赛、首届全国新闻界书法大展等60多次全国性的书法展览、大赛,书写招牌、题写匾额100余块,作品被多家博物馆收藏。
名家点评
大化无方四海行
——书法家胡有德印象
胡有德,1966年出生于湖南永州。
永州,潇水、湘江汇聚于此,潇湘八景之“潇湘烟雨”等胜迹就是描绘此地。胡有德生长于乡间,少家贫,喜习字作文,常借钱买纸学书练字。1985年,大学期间即获得“文明杯”全国书法大赛二等奖。1986年,牵头组织了首届长沙市大学生书法联展,并获一等奖。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即成为湖南省第二届十大青年书法家。此后,作品多次在中国书协主办的重大书法大赛中入展、获奖,被多家博物馆收藏。
胡有德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南省九歌书画院副院长。胡有德十分崇尚书法家黄庭坚——黄庭坚学习书法走过了一条漫长的道路,他师从周越达二十年之久,后又转投苏舜钦学书,始得古人笔法之妙。临习古代书法,主张学古人须遗貌取神。他学《兰亭》,认为《兰亭》虽是真行书之宗,然不必一笔一笔以为准。他说:“学书端正,则窘于法度;侧笔取妍,往往工左病右。”又说:“古人工书无他异,但能用笔耳”,“草书妙处,须学者自得,然学久乃当知之。墨池笔冢,非传者妄也”。经过长期的努力,黄庭坚终于创造出一种中宫紧缩、长笔四展、俊挺爽利的新书体,世称“黄体”。
从胡有德所创作的书法作品来看,其用笔善藏锋而抑扬顿挫,逆入平出,会锋藏颖,无平不波,变化丰富。所用之笔极富弹性,正所谓黄庭坚书法中的“一根筋”。笔中有筋,表现为“战掣”的笔意,乃是“黄书”艺术的一大审美特色。故黄庭坚很多行草书都有着这种“战笔”写成的意趣。
在字的结构上,胡有德也吸收了黄庭坚书法的诸多特点:中宫紧收,向外辐射,纵伸横逸,势若飞动。
从书品看人品,书如其人。胡有德的书法好,人品也好。作为一个颇具水平的中青年书法家,他总是在很多场合赞扬别人的书法,自己则很低调、很谦虚,他将“文人相轻”变成了“文人相亲”,这一点很值得大家学习。
(刘振涛/已故著名书法家、湖南文史馆馆员)
【大咖评说】——
张海:
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
胡有德的书法“风规自远”,一笔一画均有来历,既吸收了古代书法大家优秀的营养成分,又能恰到好处地彰显自己的个性,具有浓厚的书卷气。
尉天池:
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南京师范大学书法博导
胡有德书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潇洒清健”,他的作品线条爽利,行笔潇洒,抑扬顿挫,节奏明快。尚古而不泥于古,将雅俗融合一体。
颜家龙:
已故全国著名书法家,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胡有德的书法可谓“笔精墨妙”,这四个字是我给他2003年个人书法展览上的题词和评价。作为青年才俊,他的书法从用笔用墨到布局结体都很精妙,匠心独具,是一位综合素质高、才华横溢,且有很大发展前景的书法家。
李立:
已故全国著名金石书画家,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胡有德的书法“雅俗共赏”,他的字有功底、有法度,专业人士颇为欣赏;同时,他的书法不怪不憎,结体漂亮,线条遒劲、流美,很受大众和市场的欢迎。
杨炳南:
著名书法家、湖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
胡有德的书法已经有了他个人的风格,这种风格是建立在他对传统基本功的把握之上。他对历代的法帖下过很深的功夫,在书法实践中还能自出新意,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所以我在他的一次个人展览上为之题词:“领异标新”。
王友智:
著名书法家、长沙理工大学教授
胡有德的草书在湖南中青年当中是首屈一指的,他将黄庭坚、王铎、米芾、怀素、王羲之的笔意渗透到他的草书之中,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加上他对草书的酷爱、用功之勤奋,假以时日,定能在全国书法界崭露头角。
熊灿亭:
书画家、书法评论家
胡有德最推崇我的乡贤黄庭坚的书法,在书法实践中,他也对黄体心追手摹、遗貌取神,其用笔善藏锋而抑扬顿挫,逆入平出,会锋藏颖,无平不波,变化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