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地评线】荔枝网评:供需“双向奔赴”,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

特约评论员/刘鑫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作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后首个印发的关于促消费政策文件,《方案》聚焦新需求、培育新产品和新场景,从拓展增量、深挖存量、细分市场等5个方面部署了19项重点任务,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以优质供给更好满足多元需求,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消费旺,经济强。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是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也是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居民消费需求正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品质型升级,从商品消费为主向服务消费与商品消费并重转变。在重庆,背街小巷融入城市商圈,以烟火气平衡主街商业味;在上海,宠物周边、潮服潮玩、房车露营等消费新风尚,吸引广大游客尝试体验;在江苏,各地正结合“苏式生活”美学与智能制造优势,打造文商旅融合的“苏新消费”主题平台,以场景创新激活假日经济与夜间消费;在线上消费平台,绿色健康的有机食品、智能便捷好用的智慧家居、缓解压力的“治愈系”好物,正成为“网红”产品,销量暴增......面对这些蓬勃涌现的新需求,我们必须不断增强供需适配性,提升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才能更好激活消费潜力、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

经济在发展,市场在进步,消费也在升级。“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放眼未来,必须清醒认识到,消费市场优质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个性化、多元化、品质化消费需求还未能得到有效满足。纵观此次《方案》,既聚焦“一老一小”等不同群体最关心的生活所需、民生所盼,也加速推动新技术新模式的创新应用,既是消费升级的“种草清单”,也是产业升级的“行动指南”,坚持把促消费与惠民生、补短板结合起来,将进一步提升品质化、舒适化生活体验,释放多样化、差异化消费潜力,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能。

新趋势蕴含新机遇。今日之中国,已连续十余年稳居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和最大网络零售市场,居民消费需求和结构不断升级,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持续提高,新的市场空间还在不断拓展。往深层看,经济体系是一个生产—消费、供给—需求的动态平衡,精准洞察需求、升级供给能力、畅通对接渠道,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这就要求我们以数据锚定消费导向,善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解析消费趋势,让供给精准对接“百姓菜单”、贴合市场需求;以创新破解适配难题,加快新技术应用,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开发安全、绿色消费产品,培育新型场景、完善金融服务、优化消费环境,持续提升品牌消费吸引力、影响力;以机制搭建协同桥梁,持续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提升设施便利性、健全网络、壮大主体、推动智慧运行,降低物流成本,为供需匹配提供支撑。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新征程上,认认真真、扎扎实实推动《方案》部署的各项任务举措见行见效,我们坚信,随着我国经济体量进一步扩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将越来越大,将更好稳固消费回升态势、充分释放内需潜力,促进经济发展、助力民生改善。(刘鑫)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