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扬州高邮:文旅融合共建共享 全域旅游“景”上添花

2021年,江苏扬州高邮市获批成为第四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扬州市首家。高邮市坚持全要素链接、全市域协同,走出了一条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共融共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从“旅游+”到“+旅游”,更新观念促进全域旅游发展

高邮市地处京杭大运河畔、江淮生态大走廊核心区,历史底蕴深厚,自然风光优美,以“古、文、水、绿”著称。现拥有3处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6处国家重点文保单位、11处省级文保单位,创成国家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6个。

高邮市紧扣“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精准定位。2018年,高邮市委全会决定将高邮建设成为大运河历史文化名城、高邮湖生态休闲城市、江淮生态经济区创新创业基地、长三角一体化宁镇扬同城化发展最美“后花园”,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作为重要抓手形成共识。

高位引领。高邮市成立以市党政主要领导任总指挥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域旅游创建列入高邮市委、市政府对乡镇(园区)、部门高质量发展考核内容;修订出台《市政府关于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高邮市财政每年安排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5000万元。

全域协同。高邮市编制《高邮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交通规划充分沟通融合。高邮市在清水活水城市、四好农村路、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城市综合体等建设中主动听取文旅部门意见,如结合高邮湖防汛提标工程建成百里环湖风景廊道,结合文体中心工程创成3A级景区等。

从景区游到全域旅游,转换视角推进旅游项目建设

高邮市以“旅游即生活”为标准审视全域旅游,打造吸引外地人的亮点,建设愉悦本地人的基点,促进旅游业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

建设文博城市。高邮市延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脉,将建设大运河文化博览城列为政府五年十件大事之一,已建成高邮市博物馆、高邮当铺博物馆、中国集邮家博物馆、非遗文化展示馆、汪曾祺纪念馆、北门瓮城遗址公园、明清运河故道遗址公园等。

打造口碑景区。高邮市以“诗秦画驿,一邮倾心”为旅游创意,配套以全国美展、七夕音乐节、龙舟赛、非遗文化展示、三大经典品牌赛事(环高邮湖自行车赛、大运河半程马拉松赛、横渡高邮湖)、高邮湖大闸蟹旅游美食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湖上花海、珠湖小镇成为网红打卡点,侵华日军向新四军投降处旧址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热点。

发展乡村旅游。高邮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与旅游紧密起来,鼓励办好“一镇一品一节”,高邮市菱塘回族乡民族风情小镇列入江苏省民族风情小镇培育名单,高邮市界首镇芦荡渔乡小镇列入扬州市特色小镇创建单位名录,创成江苏省4星级乡村旅游区2家、3星级乡村旅游区8家。

从控颜值到提内涵,以人为本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高邮市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中抓好“吃住行游购娱”6要素,全力增强游客获得感、体验感、安全感。

强化本质安全。高邮市将“平安旅游”列为平安高邮建设重点,建立健全旅游市场投诉网络和应急处理机制,积极推进旅游综合管理改革,多年来未发生一起旅游安全事故。

完善配套设施。高邮市建成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和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在4A级景区和重点旅游景区设立志愿服务工作站点,定期开展公益行动;投入2000万元更新提升旅游导览标志标识牌;开展“厕所革命”,新改建49座A级旅游厕所,其中3A级6座。

健全交通体系。高邮市开通旅游专线5条、景区直通车1条;引入青桔共享电单车,城区及近郊旅游景点实现便利还车,保障重点旅游景区方便快捷通达。

从老渠道到新载体,与时俱进拓展旅游外埠市场

全域旅游是城市全方位的推广和展示,游客第一认知是关键。高邮市切实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和文旅融合发展,让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共建共享全域旅游发展成果。

打造城市全新IP。高邮市挖掘东西双塔、南北大街、古今运河、双黄鸭蛋的文化意象,提炼出了“好事成双在高邮”的全域旅游品牌,围绕这一文化IP打造城市LOGO、吉祥物和系列文创商品。

推广城市立体形象。高邮市深度挖掘高邮美食、美景、美文、名城、名人、名事件,与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合作开展“三美三名”种草式宣传,2021年在京沪线开通了2列“好事成双在高邮”冠名动车。

提升媒体合作层次。《好事成双在高邮》《滨湖邮城》《中国影像方志·高邮篇》等宣传片在央视反复播出,在头条号多次推广,城市知晓度、美誉度大幅提升。(宋文宝)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