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2025年,盐都深入推进种业振兴行动,聚焦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做强做优农业“芯片”。
在盐都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的草莓种苗育繁园内,亩产能达7000斤的“盐莓一号”种苗,经脱毒流程后,在智能环境调控系统的悉心呵护下茁壮成长。“盐莓一号”成熟期早、产量高、抗病虫性强、硬度高,深受莓农喜爱,其母苗价格在8到10元之间,市场供不应求,这些种苗正积蓄力量,为莓农带来新的丰收希望,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甜蜜产业”。
在江苏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科研人员运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在分子层面精准操作,缩短了新品种稻麦的培育时间,有力推动种业发展加速前行。
……
不同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育种“老把式”,盐都乘上“数智快车”,实现了从会育种到“慧”育种的转变。
种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所在,是“藏粮于技”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盐都围绕种业“育繁推一体化”,整合区农科所、七星现代化农场、国家级龙头企业神农大丰公司种业基地优势,累计建设良种繁育基地超千亩。
作为种业创新的中坚力量,盐都区农科所以科技护航种业发展,建成分子育种实验室、标准化品质分析平台、人工气候室等配套科研设施,每年均参加国家级、省级以上新品种区域试验,保持育种理念的先进性,牢牢把握稻麦新品种选育新业态,已经育成“盐粳”“盐糯”“盐麦”系列稻麦品种42个,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23项,超级稻品种“盐粳15号”自审定以来累计推广面积达500万亩以上,已逐步成为苏中地区主推水稻品种之一。
良种培育的不断突破,离不开新质生产力的赋能。在盐都七星现代化农场,满载着农药的大疆T50无人机腾空而起,疾速向农田飞去,白色的雾化肥料如同一场春雪,精准、均匀地喷洒在每一株秧苗上。正在吸收养分的大田里,盐麦5号和盐麦7号生长旺盛,已经打好丰产的底子。这两个品种是区农科所通过常规系谱法结合双单倍体技术育成的小麦新品种,具有分蘖性强、品质优、产量高的特点,正常年景产量在每亩600公斤左右。据悉,今年,七星农场试种了两种小麦共1500亩。区农科所将进一步加大品种推广力度,不断提升“盐梗”“盐麦”系列品种的社会影响力。
农场管理员纪香龙告诉记者:“以前人工打药不仅速度慢、效率低,还可能对田间作物造成破坏,现在我们用无人机,每天能给1000亩地打药、施肥,精度和效率都高了不少。后台的智慧系统还会实时显示当前田块病虫害预警、土地墒情、肥力分析等数据,田间管理省时又省力。”
良种一粒重千钧,接下来,盐都将继续探索种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加快“盐梗”“盐麦”系列品种研发,做强稻麦种业、生态水产、特色花果等优势产业,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