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十二地市 > 盐城 > 专题 > 正文
精彩!第二十八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盐城市选拔赛举行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陈书霞)12月11日上午,冬日的阳光照射在北京师范大学盐城附属学校,为校园增添了几分暖意,而正在该校室内运动馆进行的第二十八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盐城市选拔赛更是热火朝天,比拼激烈。



据悉,本次大赛由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指导,盐城市科学技术协会、盐城市教育局主办,北京师范大学盐城附属学校、盐城市松江路小学承办,江苏思睿科协协办。赛事吸引全市幼儿园、中小学、职业学校,共1000余名“科技小能手”参赛,市区设北京师范大学盐城附属学校和盐城市松江路小学两个赛场。

“青少年通过亲身参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活动,既可提高思维和实践能力、科学素质,又可促进青少年进一步理解科技与社会的关系,对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北京师范大学盐城附属学校副校长闫洪德在大赛启动仪式上发言说,国家、省市举办各类科技大赛,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求知欲望,增强学习科技知识、参与创新实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第二十八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盐城市选拔赛总裁判长许龙强介绍,本次盐城选拔赛包括乐创竞技赛、ENJOY AI 积木机器人普及赛、木梁承重竞技赛、RIC 创新任务挑战赛等项目,通过两天的比赛,最终将选拔出100名左右的优胜选手参加江苏省比赛。“‘双减’政策下,孩子们有更多地时间用来做自己感兴趣的‘副业’,组织比赛就是为他们提供一个舞台来展示自己,希望孩子们比出水平、赛出风采!”许龙强说。

来自新都路小学六年级的王诗琪同学参加了“乐创竞技赛”,只见她时而凝神思考,时而快速拼装。“我从四年级开始接触科技模型,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对自身的思维能力有很大提升。”王诗琪说,从思考、思维到编程、搭建,整个过程非常有成就感。



八年级(3班的顾翔文,是北京师范大学盐城附属学校此次选拔赛的种子选手,曾经获得仿生机器人江苏省特等奖,此次参加的项目是RIC创新挑战赛。“学习、专研机器人1年多,因赛场容错率低,让我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更加细致,养成了做事严谨的态度;通过组装、调试才能攻克场地上的各种困难,激发了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我学科学习上的思维能力提升了不少,特别是数学和物理学科更加轻松自如。”顾翔文说,多次参赛经历,也提升了他的抗挫折能力,并且越战越勇。

北京师范大学盐城附属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学校、江苏省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等诸多荣誉。“此次,我校共组织43支队伍、60名选手参赛。”该校信息中心主任、少年科学院副院长董良说,近年,学校为推进科技创新教育与科学普及,创建了面积6400平方米的“少年科学院”,配置了较优的教学设备,设有科技历史博物馆、数字创新实验室、智能机器人战队、科技模型基地、科学影像工作室等等,现有8个科技研究所,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果。



“希望通过本次大赛,激发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兴趣。”盐城市科学技术协会四级主任科员王海洋表示,将继续整合优质青少年科技教育资源,开展高质量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推进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长足发展。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