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州高新区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三井街道作为城市化进程的先锋区域,积极应对土地资源紧张与产业升级需求的双重挑战,深入推进存量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工作,致力于实现土地增效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协同发展。这不仅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举措,更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的重要实践。
三井街道辖区内现有工业土地256宗,总计约6895.1亩,分布1525家企业,亩均税收约38万元。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日益凸显,传统工业用地的低效利用问题逐渐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瓶颈。在此背景下,三井街道以集约利用、提高效率为核心,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全面开启工业企业“退二进三”“退二优二”的提质增效进程,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聚焦优质企业,提升都市工业能级。三井街道对辖区内地块进行全面深入的综合分析研判,精准筛选出一批发展前景好、综合贡献高的龙头企业。通过政策宣贯、资源聚集和服务集成,鼓励企业打破传统发展模式的限制,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项目的投入力度。目前,部分企业已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成功引进先进生产设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显著提高,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
聚焦产业优化,收回重供优质地块。采用点、片相结合的收储方式,三井街道积极收回重供优质地块,重构产业空间布局,导入高附加值产业。一方面,针对零星分布的低效工业用地,通过协商回购等方式进行集中收储;另一方面,对成片的老旧工业片区进行整体规划和改造。通过这些举措,有效释放了中心城区的产业用地资源,形成了新的优质产业承载空间。目前,部分已收储的地块已重新规划改造成科创园区,正逐步引入具身智能、低空经济、高端传感器等新兴产业项目,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聚焦业态升级,改造老旧厂区焕发新生。对于暂不具备回收再开发条件的低效工业用地,三井街道积极引导企业进行闲置土地和厂房的改造升级。鼓励企业结合市场需求,转换老旧园区的经营业态。例如,将部分老旧厂房改造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众创空间等,吸引了一批创新型企业和创业团队入驻,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改造后的园区在基础设施、环境品质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聚焦低效淘汰,腾笼换鸟储备资源。依托工业用地评价体系,三井街道及时、准确地掌握工业企业数据。通过高水平的精准评价,全面评估企业的用地效益、能耗水平、环保情况等指标,形成了详细的低效用地资源清单。在此基础上,稳步有序推进低效用地腾挪计划,在试点区域率先实施淘汰高耗低效项目。目前,试点区域内的部分落后产能企业已顺利退出,为后续的产业发展腾出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以问题为导向、以数据为支撑、以企业为主体,三井街道正逐步构建起一个更加高端、绿色、智能的产业体系。三井街道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和服务保障,进一步加大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吸引更多高端要素集聚,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品质提升,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