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向“新”而进,向“高”而攀,向“数”而融!大丰经济开发区“多链”协同锻造新引擎

今年以来,大丰经济开发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深化改革、大力招商、优化环境,多项指标稳步增长,现代化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坚实,显示出旺盛的活力。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是推动现代化产业园区建设的重要基石。”大丰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向“新”而进,向“高”而攀,向“数”而融,让更多科创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在具体工作中,该区积极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先进制造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常态化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引,既攻“高精尖”又招“小而优”,全力突破一批科技型、创新型产业项目。围绕“3456”产业发展方向,前瞻研究布局氢能储能、高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一批潜力巨大的未来产业,加快推进易瑞电动力电池、森兰大型工业驱动电机等项目建设,高标准打造未来产业发展先行区,培育新增长点、打造新增长极。

同时,坚持走“科创+产业”道路,探索实施“产业大脑+未来工厂”等新模式,全面打通“科研与产业”“成果与金融”的通道,加快实现从“互联网+”向“云+”迈进,构建起首尾相连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闭环链条,全力打造产业升级新高地。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据了解,为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形成梯队成长格局,大丰经济开发区在增量上求突破,充分发挥中车、阿特斯等“链主”企业领航作用,切实将“绿电”资源转化为企业的生产订单和发展效益。抢抓起亚汽车将新能源汽车订单向盐城基地倾斜的发展机遇,推动明进、新韩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拓市场、扩订单、提份额。

在存量上做文章。整合现有科创载体,优化创新要素配置,利用好国家级科技孵化器,打通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之间的资源协同机制,加快建设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新中心江苏中心,积极推动维旺、创一、德比等6家企业申报省级企业研发平台,实现信息互通、服务共享,推动载体间项目转化率大幅提升。

在质量上下功夫。聚焦“专精特新”,积极组织科捷、志得、虹纬等8家企业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德和绝热、丰迪科技等10家企业申报国家高企,双瑞风电、正大丰海等企业申报卓越型智能工厂;引导企业从“被创新”向“要创新”转变,着力提升企业创新成果转化能力。


围绕创新链,支撑人才链


“人才是创新的源泉,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大丰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坦言,近年来,该区深化人才引进工作,以“黄海明珠”人才政策体系为核心,依托人才发展公司,开展“双招双引”攻坚行动,深度对接重点城市和高校人才资源,绘制高层次人才地图,精准挖掘契合区域产业需求的优质项目与高端人才,实现企业需求与人才供给的精准匹配。

同时,在人才项目申报方面,该区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人才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做好赛前“一对一”辅导及比赛全过程跟踪服务。坚持把人才重点项目申报作为人才工作重要抓手,强化“黄海明珠”领军人才项目的摸排和申报工作的服务指导,全面做好省市各级人才项目申报工作。

在上述基础上,该区十分注重人才交流对接,邀请1—2位嘉宾参加盐城市举办的第十三届沿海发展人才峰会,扎实推进配套服务保障工作。建立健全服务高层次人才机制,通过“一对一”结对帮扶、定期走访座谈、节日慰问等方式,加强对人才的关爱和服务。

通讯员 韦凯 顾志伟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