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刘慧)5月下旬,盐城市司法局采取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形式,分别对全市9个县(市、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补短板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梳理出当前全市法治文化建设“四大短板”。该局针对梳理出来的短板,明确“四项举措”对全市法治文化阵地进行全面提档升级。
加强统筹规划。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将阵地建设及普法成效作为年度绩效考核、参优评先标准。注重阵地资源整合共享,制定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发展长远目标规划和方案,推动其纳入到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组织召开现场推进会,对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工作中的问题与困难、标准与要求、经验与做法,及时沟通交流,做好跟进督导,确保法治文化阵地建设高效推进落实。
夯实基础保障。通过向党委政府申请专项建设经费、提高普法专项经费数额、寻求社会公益赞助等渠道拓宽资金来源。以“一镇一品,一村一特色”为原则,利用丰富的自然、人文、历史等资源打造亮点,积极探索将剪纸、淮剧、发绣、沙画等元素融入阵地建设,打造集“教育性、观赏性、互动性、实效性”为一体的法治文化阵地矩阵。东台市、大丰区、建湖县将持续开展“法治宣传进景区”活动,创新打造“法治+旅游”特色法治旅游线路;射阳县积极打造“法治+菊花黄”“法治+渔港蓝”“法治+烈士红”等特色法治文化小镇。
创新宣传方式。结合“法治文化进景区”专项活动,搭建公益品牌工作新平台,通过故事墙、谜语板、法治画等生动形式丰富阵地建设,组织丰富的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激发法治文化创作活动。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凝聚线上线下形成普法合力,开展立体式宣传,深化拓展、融合提升,将精品法治文化阵地拍成视频上传省级法治文化阵地“云游馆”,并确保实现“设区市要建立‘法治文化阵地网上游’资料库”目标,提高法治文化阵地影响力、渗透力和感染力。
强化监督考核。建立健全管理监督机制,成立专业运行队伍,对法治文化阵地进行保障维护。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招募普法志愿者、选聘“法律明白人”等方式充实阵地管理队伍。将阵地开放频次、参观人次、群众满意度、活动开展情况、阵地知晓率等作为阵地建设考核标准,并纳入法治社会建设绩效考核中,并不定期开展督查走访,确保阵地功能常态化发挥,后期维护得到有效保障。
- 人社民生
- 2022-06-17 17:55:00
- 人社民生
- 2022-06-17 10:06:15
- 人社民生
- 2022-06-16 18:09:28
- 人社民生
- 2022-06-16 15:2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