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过节贵在“过洁”

“廉不廉,看过节。”节假日是“四风”问题易发多发的关键节点,也是检验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关口。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各级党委(党组)须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将“节点”视为“考点”,确保过节不“失洁”,让团圆更纯粹、让节日更清朗,为党风廉政建设注入持久动能。

紧盯“隐形变异”,织密监督“防护网”。“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节日期间更易披上“人情往来”的“隐身衣”,稍有懈怠便会反弹回潮。回顾近年来纪检监察机关通报的案例,不少党员干部正是过节时心存侥幸,将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视作“礼尚往来”,才会在“人之常情”中迷失方向。守住“廉节”关,重在“严”字当头。要突出问题导向,加大节前检查力度,综合运用专项检查、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紧盯“关键少数”和重点岗位,对公车使用、公款消费、礼品收送等易发问题实施精准监督。把握新型与隐性腐败特点规律,善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打通财政、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数据壁垒,对异常消费、批量采购等行为实时预警、精准“画像”,通过多部门“攥指成拳”,让“隐形四风”无所遁形。对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要严查快处,绝不姑息,以“严”的震慑筑牢“不敢腐”的防线。

锤炼“初心使命”,拧紧思想“总开关”。重要节日是人情往来的高峰期,“一顿便饭”“一份特产”“一点心意”,看似人之常情、无伤大雅,却容易成为破例之始、腐败之源。部分党员干部在节日期间“栽跟头”,虽然有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到位等外在因素,但归根到底在于理想信念“总开关”松动,把“小节”当“小事”,在“温水煮青蛙”中步步失守。纠治“四风”,既要靠外部监督,更要靠内在自觉,必须深挖根源、抓早抓小、推动监督关口前移。各级党组织要把握节日特点,分层分类开展廉政教育,通过廉政党课、警示教育、廉洁家书等载体,帮助干部看清“人情”背后的陷阱,算好贪腐的政治账、家庭账、人生账。结合主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重温党章党规,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通过“咬耳扯袖”式的一对一谈话,帮助干部从思想深处摒弃“小节无害”的麻痹心理,夯实“不想腐”的思想根基。

涵养“清风正气”,树立廉洁“风向标”。廉洁过节绝非党员干部的“个人私事”“家庭小事”,而是关乎党风政风、连着社风民风的“大事”。纯正家风是抵御歪风邪气的“防火墙”。要以节点为契机,涵养正气树清风,将家风建设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相结合。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要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教育引导子女亲属破除特权思想、杜绝享乐行为,自觉净化社交圈、管住生活圈、规矩工作圈,切实以良好的家风涵养清朗的党风政风民风。同时,要让廉洁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将廉洁文化阵地建设有机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快板、小品、漫画等形式,推送“廉节”提醒,推动廉洁文化化风成俗、浸润人心,让群众监督的“眼睛”更加雪亮,筑牢“不能腐”的约束机制。(卓耔惠)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