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青春华章 | 江苏常州:“智慧活水”浇灌“振兴田野”,“生态治水”承载“幸福民生”

漫步在常州乡村,只见田畴铺绿、河网澄澈。近年来,常州以农村水利建设为笔、以民生需求为墨,在广袤乡村间绘就了一幅“水安、水兴、水美”的振兴画卷,为和美乡村注入了不竭的活力。

记者在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了解到,瞿家村下坝灌区灌溉设施更新改造工程已于6月完工验收,“项目对原有的老化水泵进行更换,采用更高效的混流泵,同时引入智能化管理设备,比如远程控制系统、电动控制闸和一体化无线基站。”武进区水利综合管理服务中心洛阳分中心科员程晓磊介绍道,“通过这些更新换代,实现泵站运行实时监控和远程调度。”


此次下坝灌区灌溉设施更新改造工程,是洛阳镇三个市级农村水利补助项目之一,也是深化农业水价改革、推进农业节水增效的重点项目。这次改造将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00亩,不仅能全面提升区域农业用水效率,还将有效提升水质,改善周边生态环境。

让每一寸农田都有“安全伞”,让每一滴水都能润良田。“十四五”以来,我市新建、改建圩区排涝闸站44座、灌溉站34个,每年完成清淤土方200万方,配套实施圩堤加固12.9公里,全市五千亩以上圩区全面达标,加快推进一万方以上塘坝、小水库(重点塘坝)消险除险,44座重点塘坝全面完成除险,蓄水状况良好。常州还发布了国内首个小型节水型灌区评价领域的地方标准,累计投资2.17亿元,有序实施溧阳市大溪水库灌区、沙河水库灌区、塘马水库灌区,金坛区后阳灌区,新北区魏村沿江灌区等5个中型灌区改建新建工作。


“以前这条南河,岸边全是杂草垃圾,夏天还漂着水花生,谁都不愿靠近。现在你看,水清亮亮的,岸边种满了树,每到晚上,都有不少村民前来散步。”金坛区金城镇前庄村村民马炜峰坐在河边的石凳上,望着眼前的美景感慨不已。南河综合整治及水土保持工程已全面完工,通过河道清淤、岸坡整治、绿化提升等措施,不仅提升了河道面貌和水质,也显著改善了周边群众的休闲空间。

在常州,像南河这样“脱胎换骨”的农村河道还有很多。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农村生态河道1663公里,建成率62%,居全省前列。整村、整镇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建成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1个(溧阳市),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7个、省级生态清洁小流域53处,新增水土流失治理规模100.98平方公里。


从防洪加固到灌区升级,从河道治理到生态护水,常州的农村水利建设不仅解决了水的问题,更连接了田的希望、村的美丽和人的幸福,承载起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