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徐州市住房保障工作紧紧围绕“住有所居”的民生目标,通过加大公租房供给、优化分配管理、发展配售型保障房等举措,为中低收入家庭、新就业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织密住房保障网,通过实施“租、购、补”并举的住房保障政策,全市已累计解决10万多户家庭的住房难题,让越来越多的新市民在徐州找到了归属感。
陈婷是四川人,来到徐州已经快5年了,目前租住在欣缘公寓,这里作为徐州市的第二期公租房,不仅干净卫生、配套完善,而且房租还不高,每月两三百的房租让她觉得自己可以慢慢地在徐州扎根。
欣缘公寓住户陈婷说:“环境卫生还可以,缓轻我们的压力吧,外面租房子也比较贵,对我们这买不了房子的肯定是帮助挺大的。”
记者了解到,在欣缘公寓的租户大概有2500人左右,他们当中的绝大数人都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或者是外来务工人员。近年来,徐州市通过公租房、经适房实物保障,按照“只租不售、内部循环、梯度退出、轮候保障”的原则,累计解决了约4.7万户中低收入家庭、新就业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等住房问题。
徐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住房保障与改革处处长袁复成介绍,“市、区、街道三级服务网络,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在工作地的街道就近咨询和申请,并采取网上申报系统审核的方式组织房源分配,对符合条件的市区城镇家庭和新就业大学生,以及市区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为实现公租房常态化受理申请,市住建部门还建立了住房保障轮候库,建立了与民政、人社、不动产登记、公积金等部门联合审核机制,实行街道办事处、区房产服务中心、市征保中心三级审核流程,申请人可随时提交需求,系统根据房源情况自动匹配。
国盛集团住房置业公司副总经理刘强说:“是一个动态管理的,就是房源清理出来之后,会把房源再归为原始库里面,新的租户去申请租赁的时候,再从这个库里面去分配,这样能够把这个房子最大使用起来,利用率能最大地使用起来。”
据了解,徐州市公租房项目采取政府投资集中建设、社会投资自行建设、产业园区或大型企业配建等方式筹集房源,持续加大公租房房源供给。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公租房2.9万余套,其中政府投资建设约1.8万套,企业投资建设1.1万套。最新建设的第三期公租房项目已经完工,该项目占地面积约80.4亩,共有公租房1754套,房间内设施设备齐全,小区还配套建设有地下停车场、社区服务中心和智能门禁系统,实现了“有的住”向“住得好”的跨越式发展。
“完全达到拎包入住的标准,包括三期公租房整体的配置,都要高于现在的一期公租房和二期公租房,目前来看这个项目即将投入使用,正在进行后期的扫尾工作,整体应该今年下半年能够投入使用。”国盛集团住房置业公司副总经理刘强说。
此外,徐州市还全面启动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将市区桂花园768套住房转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并面向住房困难的中低收入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公开销售,让保障房成为连接民生与市场的桥梁。
住有所居,是民生之本。从公租房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徐州住房保障工作正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暖温度,为市民织密安居保障网。徐州将持续创新建设模式,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让每一个奋斗者都能这座城市找到自己的幸福家园。
徐州广电记者:王振兴 孙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