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地评线】听·见丨小学生接送难题如何破?家校声音要兼听

小学生何时接送最为妥当?近日,网络上两件与接送孩子上学有关的事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一件是与送孩子上学有关。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五小学多位家长通过社交平台反映称,学校设置有固定开门时间,孩子每天到校后需在校门口等待开门,没到时间无法进校。

      另一件与接孩子放学有关。有市民在人民网留言板上发帖称“建议深圳小学学校延时到18:30放学”。宝安区教育局对此回应:课后服务时间原则上至18:00,有特殊情况需要延时放学的由学校予以妥善安排。

图片来源:人民网

      如何接送好小学生?这道摆在广大家长面前的难题并不新鲜。

      对于家长来说,小学生上学时间恰逢通勤早高峰,放学时间又与下班时间错位,家长们特别是双职工家庭往往很难做到“准时”接送。

      实际上,许多家长的呼声已经得到了实实在在地回应。为解决小学“三点半放学”的难题,2021年2月教育部提出,新学期各地各校要切实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在时间安排上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切实解决家长接学生困难问题。此后,全国各地包括深圳在内的城市推出了各具特色的课后延时服务,得到广大家长的点赞。

      不过,即便是下午6点放学,仍然令一部分家长感到为难。此次家长在人民网呼吁将放学时间再延长半个小时,恰是为了能与下班时间衔接。这呼声源于无奈,是颇为朴素、可以理解的诉求。

     家长的声音应该听见,学校的管理成本也应重视。对校方而言,不论是提早开门,还是延迟放学,都无疑在增加管理负担,意味着学校工作人员要“加班”,延长后的时间也需要老师们来设计、准备相应的内容去填充。

      从这一层面来看,想要解决小学生接送的难题,应在充分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兼听家、校双方的声音去探索可行办法,特事特办或许是一种灵活的解法。譬如,宁波,重庆、成都、鄂尔多斯、洛阳、常熟等多地,由志愿者组成“共享奶奶”团队,义务帮助有需要的家庭接送孩子;在江苏,多地均有实施“弹性离校”,由政府买单提供免费延时照看服务,学生参与一律免费,很多学校还用了弹性离校智能服务平台,让家长直接线上“下单”。

      总之,家长和学校从来都不是对立的两方,解决低龄学生接送难的社会性难题,需要政府部门多多聆听双方的声音,面向社会大众寻找一条适用本地且能够让家长安心、老师舒心的可行路径,这正是家校社共育的意义所在。(苑青青)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