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王冰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当下,新春的喜庆氛围尚未散尽,中国大地已处处涌动着蓬勃的发展活力,企业车间机器轰鸣,招聘现场人头攒动,劳务专列风驰电掣……一幅热火朝天的“用工忙”景象,生动折射出中国经济“开门稳”的良好态势,奏响了新一年高质量发展的激昂序曲。
节后,各地企业迅速从“假日模式”切换至“奋进模式”,火力全开拉满开工生产“进度条”,全力冲刺首季“开门红”。在广东,众多高科技企业正积极布局新业务,大力招揽人才;在江苏,制造业企业展现出蓬勃发展活力,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大招聘力度;在浙江,电商和数字经济领域的企业发展势头迅猛,对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增……企业积极拓展市场,加大招聘力度,不仅为自身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稳就业、稳经济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让我们透过火热的生产场景和不断攀升的数据,清晰地看到了经济复苏的澎湃活力。
为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各地人社部门也积极主动作为,打出一套高效的服务“组合拳”。提前组织企业外出劳务对接、组团招工,安排返岗专列、专车、包机等点对点直达送工服务,让务工人员能够便捷返岗。在广东,组织企业前往广西、贵州等地,开展现场招聘活动,与当地就业部门签订劳务合作协议,为节后用工提前布局;在江苏,苏州、南京等地组织专车、专列从全国17个省份接回务工人员,预计到2月末,全省农民工就业总量可快速恢复至2400万人以上的常态化水平……政府与企业紧密携手,保障生产有序开展,为经济“开门稳”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随着务工人员的陆续返岗,企业产能逐步恢复,生产经营活动有序推进,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企业运营、宏观经济,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民生冷暖。当下正是劳动者求职就业的“窗口期”,各地顺势而为,积极响应2025年春风行动的号召,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就业服务活动。从大学校园到产业园区,从热闹商圈到活力夜市,各类招聘活动“花式”登场,将就业服务精准送到百姓身边。人社部数据显示,自2025年春风行动启动以来,全国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2.2万场,发布岗位1500万个。丰富多样的招聘活动,为劳动者与企业搭建起了供需对接的桥梁,为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新春就业市场在展现新气象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些新变化。一方面,传统的用工模式逐渐被颠覆,不少企业对一线普工的招聘数量普遍降低,对技能人才、研发人才以及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大幅增长。另一方面,新兴产业正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招聘需求极为旺盛,人工智能、低空经济、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生物医药等行业,已成为拉动就业的新引擎。以人工智能为例,DeepSeek的火爆出圈,进一步推高就业市场的AI热潮,人工智能工程师以超21000元的平均招聘月薪位居所有职业第一,其下属细分的机器人算法、导航算法以及深度学习工程师薪资更高。这些新变化,反映出中国经济正在加速转型升级,新动能不断培育壮大,不仅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劳动者创造了更多高质量的就业机会,更为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的新空间。
“用工忙”折射出的“开门稳”,生动诠释着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站在春潮涌动的时代潮头,我们更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举措,持续优化政策环境,加大就业扶持力度,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实现人力资源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推动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王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