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
据新华日报报道,2月12日至13日,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到南京、苏州的园区、企业和高校,调研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情况。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重大任务。
信长星在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抓好科技创新源头,构建良好产业生态,推动融合集群发展,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生物医药创新发展高地。这释放了鲜明信号。
调研,聚焦科技创新的源头
作为生物医药大省,江苏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规模、研发综合实力、产品创新水平均处于全国领先。
生物医药产业是科技含量最高、创新最密集、投资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江苏不仅将其定为省内5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持创新药物研发、临床试验和产业化。
当前,生物医药产业正经历着颠覆性变革。变革之下,必然涌动着挑战和机遇,直面产业一线的企业感受最为深刻。
记者注意到,此次调研的企业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公开资料显示,位于南京的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知名的生命科学产品与服务提供商,孵化了多家独角兽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调研中,信长星在了解企业主要业务板块及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应用、AI技术赋能等情况后,鼓励企业集聚一流创新团队,积极探索“AI+生物医药”技术,提高研发效率,推出基于新结构、新靶点、新机制的创新药。
在同样位于南京的江原安迪科正电子研究发展有限公司,信长星听取国内外核医疗产业发展态势介绍,了解企业研发生产情况。他表示,核医疗在早期诊断、精准治疗上展现广阔前景,调研中,他对企业提出期待,希望企业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研发更多新型药物和高端诊疗设备,更好惠及广大群众。
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集聚了620余家医药创新企业,特别是一批跨国药企在此投资布局,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同类园区前列。信长星与引航生物、纳微科技等企业负责人交流,并到亚盛药业调研,深入实验室和生产基地,询问创新药销售、在研产品进展等情况,勉励企业瞄准科技前沿,把握全球市场,以源源不断的原创成果引领行业发展、增强竞争优势。
座谈,构建良好产业生态
值得关注的是,调研期间,信长星还主持召开座谈会。“座上宾”都是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的佼佼者们,以及与产业集群发展息息相关的部门。百济神州、南微医学科技、恒瑞医药、扬子江药业等在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医药企业,都悉数发言。
据公开报道,现场讨论热烈,大家提出了意见建议,既体现了对前沿领域的敏锐感知,也透露出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
实际上,无论是在与企业交谈,还是在座谈中,信长星都十分关注产业生态这一话题。他指出,生物医药是朝阳产业,投入高、风险高、周期长,要围绕研发、临床、制造、应用等各阶段,全链条支持企业创新发展、茁壮成长。这番话,传递出江苏呵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贯态度。
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注,让企业倍增信心。江原安迪科正电子研究发展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感触深刻的是,药监等部门优化审评审批流程、加强技术指导和提供政策支持,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纳微科技是落户苏州工业园区的第一批科技创新企业,也是在苏州成长起来的行业领军企业。多年来,企业负责人对于江苏、苏州对科技创新的重视有很深的感受,“苏州重视人才,政府注重长期投入,无事不扰、服务周到的营商环境让企业专心研发,尤其是开放行业产业资源对企业创新有很大的帮助”。
协同,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能够走在全国前列,是产业基础、创新能力、政策支持、人才集聚、国际化布局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调研中,信长星频频提到“协同”一词。
在被誉为“中国生物医药人才摇篮”的中国药科大学,信长星仔细了解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攻关、产学研合作等情况,与科研人员探讨生物制造、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融合发展的前景,对学校深度融入江苏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表示称赞。他指出,生物医药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既要推进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也要加快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希望学校充分发挥全国重点实验室引领作用,协同科研机构、企业等组建创新联合体,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协同,体现在企业之间、产业链之间、产业集群之间。对江苏而言,要围绕生物药、化学药、中药、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链,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引导中小企业深耕细分领域,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取得更大成效。
协同,还体现在区域之间。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版图上,南京生物医药谷、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泰州中国医药城、连云港中华药港等都具有鲜明特色,无锡、徐州、常州、南通、镇江等地同样势头强劲。只要各扬所长、优势互补,江苏一定能打造更具更强竞争力的生物医药创新发展高地。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林元沁 徐睿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