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量增质升,外资投下“信任票”

  一份时间表看外资在华新动向——

  10月,德国科技企业贺利氏集团石英半导体生产基地项目在辽宁沈阳开工;

  11月,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宣布,亚马逊海外购首个前置保税仓将落户浙江宁波;

  12月,瑞士ABB集团全球最大机器人超级工厂在上海落成投产;

  …………

  今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跨国投资疲软的背景下,中国吸收外资增速依旧延续了两位数增长,实现稳中有增、稳中提质。不俗成绩单的背后,是外资投下“信任票”的坚定行动,是中国扩大开放的广阔机遇,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光明前景。

  “中国市场是许多外国企业利润的重要贡献者”

  今年以来,中国吸收外资形势广受关注,看好者众。

  数据是有力答案。今年前10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898.6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4.4%。这一规模已接近去年创历史新高的全年总额,这一增速保持了去年实现的近年首次两位数增长。

  看好中国,布局在中国。12月2日,ABB机器人超级工厂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正式投产。新工厂投资1.5亿美元,占地6.7万平方米,是ABB在全球规模最大的机器人研发、生产和应用基地。ABB机器人业务部中国区总裁梁锐说,在这里,公司的宏大愿景得以实现。

  一年来,中国吸收外资不仅有量的显著增长,更有质的稳步提升。前10个月,中国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1.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57.2%,高技术服务业增长25%;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增速高于东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12.4%、33.6%和26.9%;外资来源地更趋多元平衡,韩国、德国、英国、日本实际对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06.2%、95.8%、40.1%和36.8%。

  投资中国,受益于中国。11月,德国宝马集团发布两大消息——签约:加码投资中国约100亿元,用于支持其沈阳生产基地的动力电池生产项目大规模扩建;盈利:最新业绩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净利润31.75亿欧元,同比增长22.9%,其中在欧洲市场销量下降11.1%的情况下,中国市场销量逆势增长5.7%。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认为,中国市场的出色表现是宝马盈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近年来,中国市场是许多外国企业利润的重要贡献者,有效对冲了其他市场的低迷表现。”彭博社刊文指出,尽管当前面临挑战,但欧洲企业仍在扩大对华投资,这是中国市场巨大吸引力的重要表现。

  “在全球市场的‘不确定’之中看到了‘确定’”

  增加239条、修改167条——今年10月底,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发布,进一步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一个星期后的第五届进博会开幕式上,中国明确提出实施好新版目录,推动各国各方共享制度型开放机遇。

  更加开放,更有魅力。跨国制药巨头诺和诺德宣布投资4亿元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成立投资公司,化妆品企业资生堂将在中国打造全球第二大研发中心,德国药企勃林格殷格翰在中国西部投资建设的第一家康复医疗中心霁达(成都)康复医疗中心揭牌……中国开放新举措引来更多外资企业开启在华新布局。

  吸收外资,是观察一国开放水平的“窗口”。这一年,我们看到了引资强势增长的中国,也见证了稳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中国。

  从开年第一天施行新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再到6部门联合出台文件,进一步加大制造业引资力度,推动利用外资高质量发展……中国发出“开放强音”,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

  康宝莱全球高级副总裁郭木表示:“面对世界格局变化和疫情挑战,中国传递出的声音让我们在全球市场的‘不确定’之中看到了‘确定’,为外资企业在华创新发展吃下‘定心丸’。”

  开放大门越开越大,投资环境愈来愈优。今年6月,武田制药将其研发亚太总部落户上海浦东。“中国营商环境的优化和提升我们深有感触。”武田制药全球高级副总裁单国洪表示,自2018年以来,武田制药已有9款创新产品在华获批,创新药在中国获批的速度越来越快。面向更长远的未来,集团已启动相关战略进一步拓展中国业务,以充分挖掘中国医药市场潜力。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总会长卢成全认为,近年来,中国持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吸引了众多外资企业目光,“我们看到了中国扩大开放的决心与成效”。

  “对中国坚持扩大开放和共享机遇充满期待”

  8790亿元!隆冬时节,深圳湾畔,2022深圳全球招商大会12月9日火热进行,涉及亚马逊、英特尔、马士基等投资主体在内的315个项目洽谈签约,意向投资总额8790亿元。

  “我们计划在盐田综合保税区投资建设一个辐射亚太,全渠道、智能、绿色的综合物流中心。”航运领域世界500强企业马士基1993年在深圳设立第一个代表处,到2021年已在深圳港口挂靠36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谈及未来,马士基大中华区总裁吴冰青很有信心:“马士基将继续加大在深圳的投资。我们还将和深圳一起探索碳确权和碳交易建设,以及绿色燃料加注的可能性。”

  展望即将到来的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或将进一步放缓,粮食和能源危机挑战仍在,全球跨国投资形势依旧严峻。多重风险挑战之下,看好中国发展前景、继续布局中国市场是众多外商的共同答案。

  ——深挖中国市场,潜力大。在天津,美国霍尼韦尔公司新投资的过程控制(中国)运营中心和创新研发中心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霍尼韦尔全球高增长地区总裁彭睿仕表示,中国是霍尼韦尔全球第二大单一市场,也是该公司最大的增长型市场,“我非常看好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立足中国创新,动力强。在江苏无锡,施耐德电气加快推进其中国研究院——自动化研发中心设立工作,这将是这家成立于法国的全球化电气企业在中国设立的第五大研发中心。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尹正说,中国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卓越的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的研发投入持续上升,“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以创新为引擎,将更多本土研发成果和新产品推广到全球”。

  ——面对中国开放,信心足。进入中国内地市场25年,欧莱雅持续投资,今年10月欧莱雅全球首家自建智能运营中心在江苏苏州奠基。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费博瑞表示,中国承诺要坚持对外开放,令人深受鼓舞。面对更加开放的中国市场,面对“双循环”格局下进一步释放的市场消费潜力和更为畅达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我们对中国坚持扩大开放和共享机遇充满期待”。

  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幻,中国始终是外商投资的热土。这里,越来越多外资正在投下“信任票”。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