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夏天总是格外炎热,这样的天气里,喝上一碗冰凉爽口的酒酿,瞬间暑气全消。作为老南京人喜爱的消暑甜品,不少宝藏酒酿小店就藏在街头巷尾。近日,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南京几家酒酿店铺,一起走进大街小巷,探寻夏日里的老味道。
20多年如一日,纯手工酒酿留住南京老味道
“给我来份大碗红豆酒酿。”夏日炎炎,清甜的红豆酒酿是老南京人的传统消暑甜品。杨三姐已经做了20多年的酒酿,目前在南京一共开了4家店铺。其中,位于科巷的小店以售卖传统酒酿为主,每天的顾客络绎不绝,经常下午两三点就卖完打烊了。
先把糯米泡好然后酿制、将红豆煮开花打成细沙、把酿好的米酒用瓶子分装起来......三姐每天凌晨3点多,就要起来忙活,要确保一天70坛、2000多斤的酒酿量。位于科巷的小店有15平方米,4名店员各自分工,忙个不停。“有一些老顾客会团购或者提前线上预订,有的顾客一次甚至会订四五百份。” 三姐说。
1998年,三姐推着三轮车在路边卖酒酿。后来,她有了一处属于自己的固定小摊位。2020年,又换到了现在这个条件更好一些的店铺。“之前的那个小店空间小,没有空调,夏天特别热,也只有一个容量很小的冰柜,一天要跑回家好几趟取酒酿。”三姐感慨,现在的条件好了太多,小店里装了空调,夏天不再那么难熬了。店里还换了一个大冰柜,能储存更多的食材了。
靠着这一碗碗的酒酿,她让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20多年如一日,三姐始终亲力亲为,用传统老方法纯手工酿制。如今,市面上有不少酒酿是用机器制作的。在她看来,机器也许更有效率,但是纯手工酿制出来的酒酿更原汁原味,这才是老味道。“很多顾客在我家吃了20多年的酒酿了,有的人搬家了,还经常跑过来买,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份美好记忆吧。”
夏天天气炎热,有不少顾客提出想吃冰镇酒酿。三姐无奈地表示,目前小店的条件还不允许,只能做常温的。不过,她已经计划在未来升级小店,为顾客安排上更清凉消暑的冰镇酒酿。“等条件允许了,在口味上,我也想多点尝试,比如用红曲米做酒酿、把玫瑰花和酒酿搭配。但在工艺方面,我还是会坚持老工艺。”
一碗传统酒酿,传承四代人
“传统酒酿送来唠,要吃酒酿的请拿碗儿哦,打声招呼我在等你哦,不打招呼就走唠。”在南京鼓楼区新民路上,有一家不到10平方米的小店。米露、传统酒酿、手工小元宵、糖红豆、桂花汁……不大的店铺里,陈列着各种手工酒酿美食。
△传统酒酿
“我和丈夫卖酒酿已经十多年了,之前一直是推着小车摆摊,三年前开了这家小店。”老板王大姐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店里的酒酿都是纯手工制作的,手艺是从叔叔手上学来的。店门口的喇叭里循环播放的便是叔叔当年走街串巷卖酒酿的吆喝声。
在很多南京下关人的儿时回忆里,都听过这句吆喝声,但多数人并不知道这位卖酒酿的老人姓甚名谁,都叫他“麻子”。老式自行车的后座载着两桶酒酿,前面放着扩音器喇叭,脚步声还未到,响亮的吆喝便已经传遍了街头巷尾。听到吆喝声的孩童跑下楼,递过一元钱和一个碗儿,之后拿过碗来,里面装满了清香爽口的酒酿。
△各种手工酒酿美食
“最初是叔叔的母亲卖酒酿,当时家里为了谋生计,琢磨出了酒酿的秘方。叔叔接过手艺后,在下关卖了40多年酒酿。后来年龄越来越大,他干不动了,就将手艺传给了我们。”王大姐说,一碗小小的酒酿,做工并不简单。淘米、蒸米、拌酒药、发酵……酿好之后,再用一个个小碗压出形状。“一道道工序下来,胳膊酸痛是常有的事。但只有用料扎实、做工细致,才能做出好吃的老味道。”
现在,王大姐的女儿主要负责店铺的日常经营和订购送货。她建了外卖群,接了团购预订的生意,每周五和周六两天上门送货。有顾客提出买回家的酒酿不会搭配,她还贴心地做了酒酿使用指南的小卡片,详细介绍了红豆酒酿、酒酿小元宵、酒酿酸奶水果捞等做法。“做小生意虽然很辛苦,能这门老手艺能养活我们一家人,有人爱吃,我们也愿意继续做下去。”
桂花酒酿香甜软糯,为家人做了大半辈子
一大清早,南京慧园街上的一家小店里冒着腾腾热气。老板吴杏仙和吴福明忙着蒸糯米、做酒酿。这家小店开于2016年,以传统手工青团和乌米粽子而受欢迎。3年前,小店开始卖酒酿,一杯10元,纯手工的桂花酒酿软糯爽口,也很受欢迎。
△桂花酒酿
夏天温度高,临近中午时分,气温超30℃。小店面积不大,只有一个空调装在里面的房间内。吴杏仙和吴福明手边都放着一块小毛巾,汗流下来就顺手擦一擦。每天早晨5点,他们就要来到店里,把糯米用水泡上,泡一会儿后开始上锅蒸,需要蒸十几分钟。待蒸好的糯米放凉后,吴杏仙和吴福明把糯米分装到杯子里,一杯大概装400克,然后开始发酵,等发酵两天后就可以吃了。
△桂花酒酿
南京人爱吃酒酿,尤其是在夏天,喝上一碗冰冰凉凉的酒酿,暑气瞬间消去了大半。最近,天气越来越热,买酒酿的人也多起来,一天能卖六七十杯。“前两天有个顾客,吃了觉得好吃,说有小时候的味道,连着买了10杯带走。”
虽然只卖了3年多,但吴杏仙做酒酿已经做了几十年,家人都很爱吃她做的酒酿,家人也是她坚持的动力和底气。吴杏仙笑着说,女儿每次回家,都要先喝上一大杯,这也让她更有动力把一份份酒酿用心做好。
现代快报+ 记者 杜雪迎 史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