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制作“粽子不倒翁”、艾草香丸……博物馆的端午体验活动丰富多彩

交汇点讯 6月22日是端午节,江苏各大博物馆推出了与端午民俗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市民献上假日文化大餐。

民俗遇上科技,带来别样趣味。徐州博物馆举办的端午节青少年特别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制作“粽子不倒翁”。不过,这并不是真实的粽子,而是粽子形状的不倒翁。徐州博物馆青少年科技研学志愿者姜璐先讲述了不倒翁的力学原理,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动手。



姜璐为他们准备了两个透明的半球,扣在一起就成一个球形,这是不倒翁的肚子部分。但在扣上之前,里面要放进玻璃弹珠,球形外面包上锥形的彩纸,一个“不倒翁粽子”就大致完成了。



“我们既要让孩子们学习端午节的文化,还要让他们学到科学知识。”姜璐告诉记者:“比如不倒翁为什么不倒,涉及到力学知识,如动态平衡、静态平衡,还有重心等问题。玻璃弹珠要固定在透明球的什么位置,才能让不倒翁保持不倒状态呢?这就特别考验小朋友的观察能力和不断的试错反思能力。而卡纸本来是长方形的,要变成一个锥体,就锻炼孩子们从平面思维转换到空间立体思维的能力,锥形如何剪裁、如何做得好看,也锻炼了孩子们的审美能力。”



姜璐接着带孩子们制作舞龙头,先让他们观察中华龙的形态;然后,观察材料包内龙的头部、牙齿、背部等各种造型卡;最后,小朋友们按照顺序组装所有部件,完成精美的舞龙头模型。

在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则举行了充满趣味的制香丸活动。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是疫病高发期,随身带香,有驱散邪气的意思。俗话说:“常伴香草袋,不怕五虫害。”端午节前后制作的香丸,还有驱虫、宁神的功效。



青年文物修复师朱佳翌先给孩子们讲述了制香的典故,然后带领孩子们制作艾草香丸。香丸是中药蜜丸的一种,将艾草粉与炼蜜融合在一起,放置于手镯的小球中,伴香过端午。

从研磨香料,到和香泥、搓香丸,活动现场弥漫着浓郁香气,孩子们最终完成了一个个香丸“护身符”,也感受到了传统中药的魅力。



除了传统活动包粽子、赛龙舟等,端午也是人们怀念大诗人屈原的节日。他所处的楚国,留下了一批风格鲜明的文物。当天下午,南京博物院志愿者郑青带着孩子们参观了楚国的“郢爰”(楚国的一种称量货币)等文物,了解楚国文化,最后带着孩子们制作一件属于自己的“郢爰”。





在镇江博物馆,孩子和家长一起动手,制作成艾叶菖蒲的花束和会吱吱叫的粽子玩偶,社教员还带领亲子家庭走进英国领事馆旧址,在水剧场前一起斗百草、射五毒,让穿越千年的古代儿童游戏在领事馆内上演。

扬州博物馆则通过云课堂,教市民制作一个漂亮的掐丝珐琅小粽子。泰州市博物馆通过讲述清代宫廷画家朗世宁创作的《午瑞图》等文物讲述端午文化与习俗。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瞻园)聚焦民警家庭,携手译林出版社在逐月·译空间开展“‘粽’意书香,情系‘蓝盾’”活动,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关爱民警子女相结合。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邀请因假期值班而缺少父母陪伴的民警子女们,走进瞻园赏江南园林美景。译林出版社新知出版中心编辑许昆老师为孩子们带来一堂生动的《中华文化故事·少年读》读书活动,解读屈原投江、孝女曹娥等与端午节相关的中华传统故事,诵读爱国诗人文天祥的诗词《端午即事》,以文学的视角介绍端午节日来历与习俗,让孩子们从文学典故里汲取和传承中华民族美德。



最后,孩子们还兴致盎然地与来自南京大牌档的厨师们一起包粽子。

常州博物馆、淮安博物馆则举办了向市民科普端午知识及相关体验活动。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