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守护淮河安澜,总投资超400亿元!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开工

现代快报讯(记者 卢河燕 李子璇 文/摄)7月30日上午,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开工动员会议举行,本次活动设北京、南京、盐城、淮安四个分会场。9时20分,正式宣布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开工。淮河入海水道二期位于江苏淮安、盐城市境内,西起洪泽湖二河闸、东至滨海县扁担港,全长162.3千米。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省内单体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二期工程将在一期工程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淮河下游洪水出路,按照设计流量7000立方米每秒扩挖河道和建设堤防,使洪泽湖防洪标准由目前的百年一遇提高到三百年一遇,对实现淮河全流域安澜具有重要作用。据悉,整个工程总投资约438亿元。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布置图 


洪泽湖防洪标准将从百年一遇提高到三百年一遇

淮河是一条极为特殊和十分复杂的河流。江苏处于淮河流域下游,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复杂的水系河网特征,引发区域内部突发性、极端性暴雨多,洪涝问题交织。

治淮成为江苏治水的重中之重。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投入3000多亿元治淮,入海水道一期、入江水道整治等一批工程先后建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防洪、挡潮、除涝、降渍、灌溉、调水工程体系。在防洪方面,淮河水系,蓄泄兼筹、以泄为主,形成了洪泽湖调蓄,入江、入海、相机入沂出海三路外排的防洪格局,洪泽湖及下游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沂沭泗水系,扩大外排、就近入海,形成了东调南下的防洪格局,中下游地区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

虽然洪泽湖及下游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但对照国家《防洪标准》确定的300年一遇标准要求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淮河防洪除涝安全度还不高,仍需扩大洪水外排出路,保障流域防洪安全。

据了解,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成后,将使洪泽湖防洪标准由目前的百年一遇提高到三百年一遇。

扩挖洪道、加固堤防,行洪能力提高到7000立方米每秒


开工现场


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设意义深远。它是在2003年建成的一期工程基础上,通过扩挖洪道,加固堤防,扩建枢纽,使行洪能力从227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7000立方米每秒。

记者了解到,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扩大淮河下游洪水出路,加快淮河中游洪水下泄、减轻淮河中游防洪压力;减少洪泽湖周边滞洪区的滞洪机会,保障近100万人口安居乐业;还将有效改善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地区1710平方公里面积的排涝条件,为淮河出海二级航道建设创造条件,助推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


△开工现场


总投资约438亿元!促进淮河流域沿线经济社会发展

日前,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工程总投资约438亿元。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多次专题研究会办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省水利厅联合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交通运输厅积极推进用地、环评、航评等要件办理。淮安、盐城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做好项目审批立项推进工作。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关键节点工程之一淮安枢纽效果图 省水利厅供图


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入海水道二期工程项目在江苏、效益在全流域。江苏将秉承团结治水的精神,坚持流域协同治理,将工程打造成为淮河流域的安全水道、江淮平原的生态绿道、苏北振兴的黄金航道。工程实施后,河道水域宽阔,水深条件优良,适当浚深,改扩建沿线枢纽和跨河桥梁可满足Ⅱ级航道通航要求,这为提高淮河出海航道等级、增加运输能力创造了条件,对促进淮河流域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 范文静)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