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新种的杨树不飘絮了,南林大研发新技术解“杨絮之恼”

现代快报讯 “新种的杨树真的不飘絮了,我腿上再也不起疹子了!”江苏泗洪的村民凌其山说。目前,江苏宿迁市大部分地区已经实现无絮杨替代,当地人因杨絮过敏出现的皮肤起红疹、呼吸道感染的情况明显减少了。 

“不飘絮”杨树良种由南京林业大学尹佟明教授团队培育。2018年,尹佟明团队为解决杨树良种种苗需求,协助政府建立无絮杨示范基地的一条龙公益服务模式,建立了以研究生为成员的 “杨帆起航”公益团队,聚焦“不飘絮”杨树良种选育和推广,为苏北等产杨地区缓解“杨絮之恼”。 



师生接力无絮杨研究

20世纪60年代的苏北平原,还是一片尘沙飞扬的黑土地。1972年,国家林业部从意大利引进一批原产美国的黑杨品种。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林业大学教授王明庥意识到,这个类型的黑杨可能适合在黄淮海平原生长,他随即带领团队对这个黑杨品种进行精心培育。历经两度春秋的反复试验,团队获得了可喜的实验效果。

为改变苏北平原“冬天风起,飞沙遮天“的恶劣环境,王明庥一户户上门劝说、科普,越来越多的苏北人民种上了杨树。到80年代,苏北平原变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助力江苏以全国0.7%的林地面积,创造全国7%的林业产值。

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周定国艰苦探索近10载,运用高分子化学和复合材料学等理论,将杨树开发成防火胶合板、无醛胶合板、结构胶合板和结构刨花板等系列产品,并将这些产品升级换代成高等级防火门、高性能建筑构件和生态型装饰材料,让杨树成为了苏北当年的 “产业大树”。

土地绿了,老百姓的腰包鼓了,每年春夏之交漫天飞舞的杨絮却让苏北人民烦恼不已。一株成年雌株每年约产生1公斤飞絮,仅江苏杨树种植1400万亩,1亩按16株算,总计22400万株,每年约产生飞絮22.4万吨。杨絮燃点低,蔓延速度快,极容易引发火灾。纷飞的杨絮,还很容易造成皮肤过敏和呼吸道感染。杨絮带来的社会问题,严重制约了杨树产业的发展。



2009年,尹佟明学成回国后开始攻关“无絮杨”研究。2011年,他成功绘制出了杨树基因图谱,并通过分子育种的手段,将多种优势基因导入到一个种子内,产生新的优势物种,从而实现“需要什么就种什么”的选育目的。

2018年,南京林业大学“杨帆起航”公益团队接下了无絮杨研究的接力棒,在教授尹佟明的指导下为实现杨树不再“飘雪”而进行科学攻关。

 无絮杨在全国6省的25个市推广

“杨帆起航”公益团队目前有15名成员,今年博士三年级的周芳伟是团队的负责人。2017年,她考取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专业研究生,师从教授尹佟明,由此开始无絮杨新品种的选育研究。2018年,在导师的支持下,周芳伟组建“杨帆起航”公益团队。

团队成立以来,他们的足迹遍布湖北襄阳、湖南平江、江苏泗阳等地。为了采样、调研、杂交和育苗,团队成员每半个月要去一次实验基地,每年有100多天在基地度过。有时为了测量树木根部的数据,这些90后研究生“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地上一趴就是十几个小时。

采样回来,就要在实验室反复检测了。为了开发杨树性别鉴定技术,他们从12.7万对基因组里筛选出需要的基因组序列。2020年11月,团队成功研发出杨树性别鉴定技术。



有了杨树性别鉴定技术的依托,目前,团队开发出了一种杨树性别快速检测试剂盒。使用这种试剂盒,工作人员在苗期只需花2小时便可检测出杨树的性别,而且采样部位不受限制,在根、茎、叶都可以。

杨树性别测出来后,工作人员只需淘汰飞絮的雌株,留下不飞絮的雄株,就能从根本上解决杨树飞絮问题。

杨树性别检测技术很快得到推广,在江苏宿迁,他们协助政府建立了12个无絮杨育苗基地和17个示范基地。无絮杨产业助力当地乡村振兴驶上了“快车道”。连云港市灌云县曾出台文件严禁新栽杨树。2022年初,团队了解这一情况后,协助学校老师在当地召开了专家研讨会,并邀请县里相关人员前来参观团队的育苗基地。在基地现场,县里领导当即拍板种植无絮杨。如今,灌云县已种植无絮杨1000多亩,形成了绵延17公里的“绿色长廊”。

在尹佟明的指导下,团队目前已选育3个无絮杨良种,并在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河南等6个省的25个市推广种植。

通讯员 谌红桃 李宁宁 现代快报+记者 于露

(通讯员供图)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