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秦公轩 记者 季雨)近日,南京一名邮递员带着一封信来到派出所,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已经84岁高龄的寄信人,寻找失联29年的亲叔叔。地址是29年前的,现在已经拆迁,邮递员无奈只能求助于民警。于是,一场跨越29年的接力寻亲,在南京展开。
失联29年,84岁老太太一心寻找南京亲人
日前,一名快递员拿着一封从湖南永州市寄往南京市秦淮区双塘三十一号的信件,来到双塘派出所寻求帮助。快递员告诉民警,双塘三十一号早已拆迁多年。“这已经是我们第二次收信,在信上,寄件人恳请我们一定要帮助她,找到失散多年的亲人。”
原来,寄信的老人名叫周巧云,出生于1938年。当时的南京,刚刚经历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也正因为这场战争,她和亲人失去了联系,此后漂泊至湖南。如今,这个84岁高龄的老人,思亲之心愈发浓重,她迫切地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知道自己在南京的叔叔与兄弟姐妹是否安康。
其实32年前,周巧云与她的丈夫,曾经回到南京市秦淮区双塘三十一号看望她的叔叔马同荪,二人约定互通书信,用文字细述牵挂。然而,自从1993年双塘三十一号这个地址拆迁后,周巧云的信件便再也没有了回音。思亲心切的周巧云委托其外孙女张北梅,写了这封寻亲信,信中还附上了自己曾在双塘三十一号拍的老照片。
双塘派出所综合窗口民警接过了这封满载期盼的信件,字里行间无不显示着老人的思亲之情。为了老人的这个心愿,民警立即通过平台查找了当年老户籍底档。不过遗憾的是,周巧云的叔叔马同荪已经去世。随后,民警又查询到马同荪有三个子女,但其中两个子女留下的号码都是空号,而另一个号码始终无人接听。
堂姐妹“云相认”,约定疫情后重聚南京
民警没有放弃,拨打了无数次电话后,终于联系上了马同荪的女儿马杰。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马杰来到了双塘派出所,与周巧云老人的外孙女张北梅添加了联系方式。民警了解到,周巧云老人得知这一消息后特别激动,每天都要和自己的堂妹视频通话聊上好久。终于,周巧云老人在29年后,再见到了自己在南京唯一的亲人。
4月7日,现代快报记者联系上马杰阿姨,在采访中她言语中透露了堂姐妹相认后的激动之情。“以前,我的奶奶和父亲一直告诉我,我有这样一个堂姐。32年前,她也和丈夫、儿子来过南京,当时我也见过她。”马阿姨告诉记者,由于堂姐生长在湖南山区,双方沟通有一些障碍,都是堂姐的儿子在帮忙翻译。
之后,因为马阿姨全家拆迁搬家,通信地址也弄丢了,双方就失联了。不过马同荪和周巧云叔侄情却从未中断,马阿姨回忆到,“我父亲是2001年5月去世的,在临终的时候,我父亲还是惦记着堂姐。我们当时也想帮着联系的,但父亲的突然离世,让寻亲一事暂时搁浅。”
“我当时接到民警电话,特别惊喜。”第二天,马阿姨就迫不及待找民警,要来堂姐的联系方式。“堂姐现在身体很健朗,她一心想来南京。我们也约定了,等疫情结束后,让堂姐一家人来南京,我们要好好聚一聚。”(通讯员供图)
- 南京
- 2022-04-07 16:21:20
- 南京
- 2022-04-07 16:04:17
- 南京
- 2022-04-07 14:09:23
- 南京
- 2022-04-07 1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