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母亲节来临之前或每当夜深人静、休闲、无聊的时候,我特别怀念母亲。1995年10月15日那天,我的母亲在徐州不幸病逝,那年母亲只有67岁。20多年来年来,我一直在痛心思念着母亲。
母亲的病逝,是因为我的大意、粗心甚至说不孝造成的。母亲去世前,是我从赣榆老家农村将其接到徐州的。当时我在徐州任武警消防部队某大队教导员,女儿只有10岁。因部队令我到苏州带兵,故将母亲接到家中照看女儿。我知道母亲平时患有严重高血压症,来到徐州后因为我没有提醒和安排母亲及时服用降压药,我就慌忙的在母亲接到家中的第二天,就离开徐州到苏州带兵去了。在我离开徐州仅半个月,因母亲血压极高,造成动脉血管破裂不幸病逝。
1995年10月14日下午4时许,我正在苏州张家港市郊区的一个村庄进行新兵家访,突然接到部队首长的电话说我母亲病危,正在徐州第三人民医院抢救。我接到电话心急如焚,预感母亲不测,大祸降临,迅速的赶回徐州。15日凌晨4时许,当我怀着焦急和可怕的急情来到市立三院太平间后,见到母亲已安详的睡着了,当时,我说不上是一种什么心情,痛苦,辛酸,悔恨。我在责骂自己,责骂自己的不孝,甚至想自尽,我跪在母亲的面前只是不停的流泪,甚至在血……
我的母亲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但也有着让儿子引以为自豪的一生。一九四三年,日本侵略者入侵我的家乡苏北,当时只有15岁的母亲毅然参加了革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地下党组织和抗日部队传送情报,坚持与日寇斗争。一九四七年,母亲和父亲结婚,那时母亲已是我们村里最年轻且党龄最长的党员了。儿时的我,对母亲年轻时和敌人斗争的故事非常好奇,常常缠着母亲让她讲与敌人斗争的故事。有时母亲讲的和我在电影里看的一摸一样,有时我感到她和敌人斗争的故事比小人书里的还精彩。当时的我,感到母亲伟大极了。
我出生在五十年代,那时人们吃不饱穿不暖,我从小受到母亲的抚养、教育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我的老家住苏北一个比较贫穷和落后的农村小山村,那时家乡少衣缺吃,一日三餐主要靠喝稀粥伴吃煮熟的山芋块填饱肚子。就是在那样的生活条件下,家中的小孩和不能参加劳动的老人只能喝稀粥,不能吃山芋块,要把山芋块让给在田里劳作的大人吃。
为了我们子女的健康成长,母亲把爱献给了我们。母亲在吃饭时,总是把山芋块夹到我的碗里,而自己只靠喝稀粥与父亲到田里劳作,承担家中繁重的喂猪、洗衣、做饭、照顾老人和孩子等。记得12岁那年的冬天,由于天寒加上饥饿,我患重感冒高烧不止,睡不好觉不想吃东西,家里也没有钱为我看医生。母亲抚摸着我滚烫的额头焦急如焚。母亲只好煮了两个鸡蛋送到我的病床前,并安慰我吃下。当时能有两个鸡蛋吃,应该说是比较“奢侈”,是特殊的照顾,平时家里积攒的鸡蛋只能用来换些“洋油”(既煤油)、“洋火”(既火柴)、食盐等生活必需品。母亲为了我穿着暖和,不管是在炎热的夏日,还是在寒冷的夜晚,她常常在煤油灯下为我缝补衣裳,有时我夜里醒来,看见母亲还在熬夜忙碌,那时似懂事的我,对母亲的关爱好像也明白了些什么……。到了上小学和中学时的我,平时母亲不仅教育我要好好学习,还常常在夏日的晚上,为我做作业围坐在我的身旁和煤油灯下驱蚊纳凉。我小时候顽皮好动,常常将母亲为我做的布鞋穿坏,不是前面露着脚趾,就是后面露着脚跟,但母亲总是不厌其烦的经常进行修补,有时修鞋的锥子将母亲的手扎破流血……。
母亲不仅在生活上关爱我,而且教我怎样做人。她常常对我说,人活在世上要多做善事,不要做坏事,做了好事人们不会忘记。母亲还教育我对长辈要孝敬、要有礼貌,人要谦虚,不要骄傲。
后来我渐渐长大成人,深深的体会到母爱的神圣和美好,而且更感到母爱的伟大。现在我十分珍惜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更十分怀念我亲爱的母亲。我20岁那年应征入伍,来到武警徐州市消防支队服役。1998年从部队转业后,被分配到公安机关至退休,我现在家庭幸福,收入稳定,衣食不愁,有一个温暖的家,过着幸福而美满的生活。每当我走在大街上,看到同龄人幸福的搀扶着父母老人散步时非常羡慕,那情景深深地触动着我更加思念母亲。我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着母亲。母亲的音容笑貌,时常在我的脑海里涌现。在梦中,我常见到母亲还是那么年轻和漂亮。
记忆如诗如歌,思念似水如风,20多年来,我一直在我思念母亲!怀念母亲!每忆及此,我那无比愧疚的心总被无尽的哀伤和遗憾绞得在流泪,在滴血….
我祝福!我祈祷!祝福母亲在天堂里幸福、快乐!
祈祷母亲在天堂里永远幸福、快乐!
王传金
- 教育
- 2022-03-24 10:33:19
- 教育
- 2022-05-06 10:52:10
- 教育
- 2022-05-06 10:51:00
- 教育
- 2022-05-06 10:3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