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十二地市 > 徐州 > 教育 > 正文
年虽过完,团圆的甜蜜还在心头荡漾 | 沛县汉源小学现代快报小记者作文选登

最难忘的还是除夕夜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再次来临,但令我最难忘的还是除夕之夜。每至除夕,亲人团聚吃一顿团圆饭,以表一家人永远团圆幸福,这正是年味中的年。

  那天,中午才过,爸爸妈妈就开始准备晚餐了,一直到饭点才结束,饭菜十分丰盛,有红烧鱼、梅菜扣肉等,空气中都弥漫着淡淡的香味,让人垂涎三尺。晚饭开始了,一家人有说有笑,其乐融融,一起享受着团聚的快乐,品味着年的味道。

  吃过团圆饭,一家人坐在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在欢声笑语中等待着新年的倒计时。快到零点,爸爸拿着爆竹、烟花到楼下准备迎接新年。随着零点钟声的响起,就开始陆续听到“砰砰”的声音,天空顿时变成“花”的海洋,璀璨夺目,火树银花,十分壮观!“嗖嗖嗖”伴随着一声声清脆的响声,那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画出一道道拱门,各种烟花争奇斗艳,把节日装饰了一遍又一遍。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彻整个巷子,鞭炮爆炸完后的一股火药味四处漫开,这不也是年味?

  有人说,过年就是回家聚聚,拜拜年。我却认为过年的年味沁人心脾。年味是家人一起吃团圆饭的温馨,年味是家人一起看春晚的欢乐,年味是窗外烟花爆炸后传进来的一股火药味……

  六(1)班 吴语欣

  

身边的年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我最喜欢过年的味道了,那热闹非凡的景色无处不在,大街上人山人海,全都是买年货的人。每家每户都挂上了大红灯笼,还贴上了寓意美好的春联。年味越来越浓了。

  春节让我们感受到了气氛的喜庆与祥和,体会到了家人们团聚的欢欣。打扫卫生是迎接新春的第一步。要从屋外往屋里扫,这样才会把一年中的财运留下来。包饺子和蒸馒头是迎接新春的第二步。一个个白花花的大馒头、一个个晶莹剔透的饺子,让人忍不住想要咬上一口。除了蒸馒头和包饺子之外,还会炸丸子、炸鱼。看春晚是迎接新春的第三步。俗称“守岁”寓意辞旧迎新年。随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人们期待已久的春晚开始了,每年的春晚节目各不相同,有相声、小品、歌唱、舞蹈等。今年我最喜欢的小品是,开心麻花的小品《还不还》,让人笑开怀,也反映了现代的社会风貌。春晚,让人感受到了家的温馨、亲情的美好!

  身边的年味还有很多很多,看也看不完,写也写不完……

  六(1)班 许心如

  

过年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过年也是一样的。

  在除夕之前,家家户户赶着预备年货,其次就是要把房子里里外外打扫个透彻。

  除夕中午要贴春联。除夕晚上要吃团圆饭,其中必不可少的是鱼。包饺子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项大工程,没了它这年过得就没有了一番滋味与乐趣了。包饺子需要准备白白糯糯的面团以及各种馅料,有的是猪肉夹杂着细粉条儿,有的是炸面团掺和着韭菜,有的则是白菜包裹着虾仁儿,最最重要的一项则是在饺子中包硬币或用糖做的馅料,谁吃到了,就意味着新的一年,那个人的生活会顺利且甜甜蜜蜜。

  一个风俗就是一个祝福,一件吉祥的事情,让人值得高兴一整年。

  六(3)班 韩佳凝

  

年味就在我身边

  新的一年又到了,随之而来的还有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让我们一起找找身边的年味吧。

  春节前的几天,家家都会购置年货。商场里人头攒动,根本分不清谁是谁。但无论怎样,空手进去的人,最终都会提着大包小包出来。我和妈妈也来购买年货,妈妈看见邻居家的奶奶在买肉,立马过去和奶奶打招呼。“李奶奶,买那么多东西啊!”“是啊,这不是我儿子女儿马上要回来了,我想着给他们做点好吃的。”李奶奶一边回答一边笑盈盈地接过卖家递的肉。春节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回家,无论如何都会聚在一起,在除夕晚上吃上一顿丰盛的晚餐。“那你先买,我就先走了。”妈妈回答:“好,好,好。”

  我们回到家后,爸爸便招呼我去帮爷爷奶奶包饺子,而他和妈妈去做饭。饺子可是春节必须吃的食物。种类很多,有虾仁的,有韭菜鸡蛋的,有猪肉的,等等。在春节吃饺子呢,寓意着团团圆圆,招财进宝。除了饺子外,春节也会吃年糕,年糕寓意年年高,指人们工作、生活一年比一年高。到了夜晚,小孩子们吃完饭后会一起去放鞭炮、烟花。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明媚的笑容,烟花在半空中,天女散花般,成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飞在空中。顿时天空变得五颜六色,人们都看得目瞪口呆。

  这就是年味儿,一句句的祝福与一串串的鞭炮声,年味是过年不可缺少的调味剂,让过年热热闹闹,开开心心。

  六(3)班 韩紫萱

  

年味

  贴春联是辞旧迎新的开始,也是我身边的第一个年味。

  除夕那天,妈妈喊我去贴春联,我自是欣喜。像往年一样,我熟练地拿出工具:剪刀、胶水、胶带。黑色大字印在红彤彤的条幅上,很是醒目。我欣慰地抚摸着它,心想着:新年要到了呀!接着,我就把它们正面翻了过去,用胶水迅速将其表面涂上。又小跑到门口,对着门找了个自认为在中央的位置,转过头问妈妈合不合适,妈妈用手比画了几下,说道:“再往上点。”我稍稍向上移动,快速贴上,用手将其抚平。为以防万一,我用胶带在它的边缘加固了一层。就这样,一扇扇门都贴上“新符”,寓意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一帆风顺!

  贴春联是年味之一,吃团圆饭,看春晚何尝不是呢?

  厨房里,妈妈与奶奶在忙活,爷爷在打下手。只见饭锅冒着腾腾白气,袅袅飘散在屋子中,奶奶见状打开了饭锅,一股白气从中喷涌而出,奶奶用勺子轻轻一搅,肉香越发浓厚了……待到大家到齐了,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果真酥到心头。大家围坐桌旁,你一言,我一语,唠着家常。看着春晚节目,听着爆竹声响,品着美味佳肴,倒也其乐无穷。

  压岁钱是孩童们的企盼,怎样向长辈们讨要红包也是费尽心思。爷爷奶奶是很容易得到满足的,只道“新年好!祝你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奶奶脸上便溢满幸福,连眼睛都眯成一条缝,可道是喜笑颜开。爸爸妈妈是最难缠的,哪是一两句祝福语就能过关的,我自是知晓他们的招数,口头上殷勤上几句,行动上端茶倒水,敲腿捶背,也是一样都不能少,但拿到红包的那一刹,倒也不枉“辛苦”!

  新年钟声敲响,烟花天空绽放。年味环绕在身边,也溢在大街小巷。

  六(4)班 袁之羽

  

年味儿

  年味儿不仅是鞭炮欢闹般浓烈,也可以是淡淡的,朦胧在水汽中,需要细细品味。

  很是享受幼时除夕的下午,老少三代围在厨房中,隐约在雾气里。

  爷爷在灶后添柴烧火,奶奶和妈妈围在抹了一层面粉的木桌旁,娴熟地揉着面团,在人眼花缭乱中完成一件件“作品”。爸爸打杂,时而在洗水池前,时而在灶台边,时而去发酵面粉的大篮筐旁看看。我呢,则“忠心耿耿”地“粘”在奶奶边上。

  奶奶在厨艺方面绝对是个好手,她拽过一块面在粗糙的手掌中一揉,团成个球状,再在桌上一压,成一圆饼状。再拿起来用大拇指按出一个大小刚好、薄厚分布合理的凹槽来。接着取来一筷子我喜爱的肉填上,然后用手拎起面饼边在手心中转一圈儿,揪在一块儿,接着一旋、一按,一个好看别致的封口花儿便完成了。这花儿是奶奶独会的,我曾细细观察研究,仍模仿不来。

  奶奶手上忙着,嘴也不停歇,讲着村里遇到的、听来的有趣的事儿,绘声绘色,似说书的一般。其他人时不时插上一句,或评论一番,或哈哈一笑,奶奶眼角的鱼尾纹忽又深了几分,却刻着愉悦,盈盈地弯曲。

  不一会儿,桌上摆上了一排排的包子、团子。奶奶起身搓搓手上的粉,去掀锅盖。白雾压抑了很久终于可以释放了,忽地升腾起来。小小的厨房很快被白汽充满了。奶奶也很快看不清,只能望见模模糊糊的影子在水雾中若隐若现,还有爷爷那边发出的红光似天边的霞。水的清味、包子的香味、木柴的典雅味,家人们的呼吸都混在厨房的空气中了,斜阳也将余光渗入其中,一起发酵、酝酿。愈加温暖、愉悦,又仿若置身于蓬莱仙境,云雾缭绕,安详得不真切起来。隐隐约约只觉如梦似幻。

  年的味道是多么好啊,不浓烈却足以沁人心脾。这味儿我至今仍记得,可因为生活的忙碌已有几年未能得到机会再细细品尝一番了。

  六(4)班 张馨月

  本版作文指导老师

  六(1)班:孟亚

  六(3)班 :阚雅树

  六(4)班:周舟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