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快报讯(记者 王晓宇 通讯员 关宁 王雨农)连云港市公安机关以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海域安全稳定、护航港城高质为目标,强力推进“三无”船舶专项整治行动, 取得明显成效。今年11份以来,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00余处,打击处理妨碍公务、非法捕捞、伪造船舶户牌、无证驾驶机动船舶等各类现行违法犯罪案件39起,查处违法犯罪嫌疑人62名。
加强海陆联动防控
专项行动展开后,连云港市公安机关专门成立了打击“三无”船舶违法犯罪活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统筹规划,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积极主动加强与渔政、海警、海事、海关、市场监督、应急救援等部门协作配合,完善联席会议、联合督办、信息共享等制度,建立健全涉渔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两法衔接”长效机制,规范涉渔“三无”船舶违法犯罪案件移送、案卷规格和程序要求,全面提升专项打击整治行动的巡防时效。
通过强化海域安全生产及船舶、人员管理,进一步深化沿海“组织联建、治安联防、生产联保、困难联帮、矛盾联调”五联机制建设。通过加强沿海网格化社会治理,充分发挥“护航正义联盟”“蓝海义警”等群防群治队伍的作用,积极发动网格员、渔船民、专兼职船管员等辅助力量参与沿海巡防,共同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沿海治安防控网格。
积极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夯实沿海辖区管控基础建设,集中在重点港口、码头建设海防警务室18个,探索打造“海上枫桥”特色警务室5个,在重点海防线布建海防执勤点2处、移动哨亭2个,全力挤压违法犯罪活动空间。
重点排查清理整治
组织专门力量对全市200余公里的海岸线上,分布的16处港(岔)口、30个码头、47个停泊点,6000余艘各类出海船舶、10余万名出海生产作业人员的情况进行了采集登记。重点检查各类船舶3千余艘次、走访渔船民6千余人次,配合查扣拆解“三无”船舶177艘。
聚焦重点岸线和重点潮汐时段,组织警力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重点围绕无证驾驶、买卖、使用、伪造、变造船舶户牌等违法行为,深挖线索、盯案不放,务求实效。对逃避检查的“海上漂”“游击船”“幽灵船”等异地作业的“三无”船舶,重点关注、重点管控。采取视频巡查、船艇巡查、无人机巡查和岸线巡查等多种方式,加大沿海岸线巡查执法频度,强化显性用警措施,最大限度压缩违法犯罪空间。坚决以最高的工作标准、最严要求抓好执行,在做好涉海基础信息采集工作的同时,积极组织民警充分运用“大网铁”机制,实现渔船民信息数据全部在册见底、动态掌控。
结合全面推进“智慧海防”建设,加强沿海岸线港口、码头、停泊点及进出通道等重点部位的监控建设,增加“周界报警、电子围栏”等功能,24小时对重点岸线、区域开展视频巡逻。以“零容忍”的态度重拳出击,组织力量集中时间、集中精力,依法开展打击“三无”船舶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重拳打击违法犯罪
在全面排摸掌握“三无”船舶违法犯罪线索的基础上,切实提高专项打击的精度和深度,对重点违法犯罪案件紧盯不放,露头就打。11月17日,渔政执法人员在赣榆区柘汪镇执法时遭遇暴力抗法,致1名工作人员落水受伤,赣榆警方迅速行动,依法刑事拘留1名妨碍公务犯罪嫌疑人。
对拆解“三无”船舶执法过程中出现的暴力抗法、寻衅滋事等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依法从严打击处理。11月24日,渔政执法和地方人员在连云港港池内清理“三无”船舶过程中,遭到涉事船舶人员言语辱骂和暴力抗法,将执法人员的执法记录仪打掉入海里,公安机关及时将1名涉嫌阻碍执行职务违法行为人治安拘留。
各级公安机关通过强化联合执法,积极配合工信、市场管理等职能部门,对“黑中介”“黑船厂”“黑码头”坚决予以取缔、打击,及时侦破一起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案,采取刑事强制措施3人,查处伪造船舶户牌案、使用伪造船舶户牌案各1起。期间,赣榆公安分局破获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查获黄蚬6万余公斤。徐圩、灌云、灌南等地公安机关落实人员属地责任,狠抓出海渔船民管理,查处20余起无证驾驶机动船舶案,抓获违法行为人20余人,对违法犯罪分子形成强大震慑。
- 即时新闻
- 2021-11-29 10:41:36
- 即时新闻
- 2021-11-29 10:11:17
- 即时新闻
- 2021-11-29 10:02:28
- 即时新闻
- 2021-11-29 09: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