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行业正在被“纾困春风”频频拂面。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印发了《关于扩大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范围等问题的通知》。中宣部电影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相关负责人随即就电影行业享受缓缴政策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与此同时,中宣部电影局、国家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税司相关负责人亦就电影企业如何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作了详解。权威答问和详解,向业内释放出强烈信号:国家级纾困大计全面开启。
根据“社保新政”,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所属的困难电影企业,可申请缓缴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保费单位缴费部分,其中养老保险费缓缴实施期限到2022年年底,工伤、失业保险费缓缴期限不超过1年。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并须保障员工权益;各类电影企业还可进一步查阅了解人社部《关于做好失业保险稳岗位提技能防失业工作的通知》,按需申请。
缓缴社保费政策扩围行业基本涵盖电影产业链的各主要细分行业。根据“留抵退税新政”,增值税销售额合计占全部增值税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企业,均属于全额留抵退税行业的覆盖范围。如果电影企业符合这一条件,且同时满足留抵退税的基本条件,即可按规定申请全额留抵退税。
无论从范围、力度、期限还是从纵深度、影响度来看,此次国家层面对电影行业的政策纾困水平都达到了新高度。就连不属于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的中小微电影企业以及以单位方式参保的其他非企业电影单位,如处疫情影响严重地区,且生产经营出现暂时困难,亦可申请缓缴三项社保费单位缴费部分到2022年年底。政策面的照拂,可谓非常周到细致。
事实上,这不是A计划,也不是B计划,而是兜底性的重磅计划。国家层面连发新政,协调政策资源,旨在为市场主体“抱薪”,这是颇为罕见的。
此前,一些地方对电影行业也采取过包括缓缴社保在内的系列措施。例如,今年5月,江苏发布电影行业纾困政策服务指南明确,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电影企业,经批准可继续缓缴养老、失业和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缓缴期最长6个月。紧接着,国家层面的缓缴社保政策就应出尽出,不仅意味着对地方纾困实招的呼应,更显示出决策者对于当下情势的精准研判和把握,以及全力保住电影行业市场主体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
电影行业的困难情状无须讳言。在复工和歇业之间徘徊,是很多地方的电影行业的真实体验。刚刚过去的端午档期,本被电影行业寄予厚望,希望藉此时间窗口获得不错的票房,激发和培育生存发展的动能,但端午档期全国累计总票房仅1.78亿元,观影人次和放映场次较往年大幅下降。当此之时,相关市场主体不仅要直面票房清冷局面,还要承受沉重的社保、缴税负担,压力可想而知,说一些市场主体头悬“生死考验”并非虚言。如不能及时有效地帮其解决燃眉之急,结局令人担忧。
税费和社保费用,是企业以真金白银方式支付的成本,某种意义上是对市场主体生存能力的考验。市场遇冷,势必令市场主体的现金流越发窘迫、经营压力越发增大。要让市场主体保住元气、渡过难关,消解其痛点难点便是题中应有之义,而显然,允许其适当缓缴社保费用、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千方百计增加企业现金流,缓解企业经营压力,就是精准施策、雪中送炭之举。
6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为进一步助企纾困和稳岗,对符合条件的地区,允许中小微企业缓缴3个月的职工医保单位缴费,规模约1500亿元。“保住1.5亿户市场主体,就能稳住就业、保持中国经济的韧性”,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发出的这一重音,也为“电影纾困”赋予了积极意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疫情之前,中国已成全球票房增长主引擎,电影行业为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人间电影厅,从来都是烟火气的组成部分。呵护电影行业就是呵护我们的优秀文化、我们的烟火气。当前,电影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这个困难并非不可战胜,只要科学务实抓决策、上下齐心抓落实,把每一束善政之光都投射到特困企业的头上,就一定能帮助市场主体走出困境,凝聚整个行业的信心和动力,为市场繁荣打下坚实基础。
现代快报评论员 戴之深
(编辑 苏湘洋)
- 江苏
- 2022-06-21 19:51:44
- 江苏
- 2022-06-21 19:51:00
- 江苏
- 2022-06-21 19:50:22
- 江苏
- 2022-06-21 19:4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