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上午8点上班,傍晚5点下班,有时候甚至一天24小时都在钻研同一个问题……
△贲德
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研究员贲德依然在科研岗位上孜孜以求。他说,“搞科研是一份艰苦的工作,往往花了很长时间也不一定能取得满意的成绩,所以要有一个信念——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正是这份信念鞭策着我长期努力工作。”
6月9日,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南京举行。大会上表彰了2020年度、202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贲德获得2020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雷达报国,用行动书写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贲德院士是一位响当当的雷达专家,是我国大型相控阵雷达的开拓者和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的奠基人。自1963年至今,他在第十四研究所从事国家预警探测领域雷达装备技术与系统研究工作。
在长达57年的科研生涯中,贲德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初心,以国防科技自主创新为使命,始终奋斗在国家预警探测系统装备第一线。他参加研制了我国首部远程预警相控阵雷达,首次实现对境外空间目标的常态化预警,为突破相控阵体制的尖端技术作出了突出贡献。
此外,贲德还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部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开启了我国机载火控雷达系列化发展之路;积极推动相控阵、机载脉冲多普勒技术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发展了气象、航管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用雷达装备。
如今,贲德和他所从事的中国雷达事业,已经从跟跑、并跑向领跑前进。他还悉心培育中国雷达事业坚实后备力量,培养了30余名雷达总师和10余名博士研究生。眼下,尽管已经84岁高龄,但是他仍在带学生。
“很荣幸获得这一奖项,这份荣誉不属于我个人,而是十四所和我的团队长期奋斗拼搏的结果。我是团队中的一员,仅做了我应该做的。”奖励大会开始前,贲德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新时代如何理解科学家精神,如何在科研工作中践行科学家精神?“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国,中国的科学家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这是首要条件。”贲德眼中的科学家要实事求是,投身于探索创新工作;要具有奉献精神,不畏艰难,不计名利,服务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
“科研工作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要不怕失败,要不断探索。”贲德坦言,几十年来他就是在失败和探索中不断成长。“当你努力做出新的突破和成绩,当你的成果能够得到应用并且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时,你就会有成就感。这一成就感又鼓励和鞭策着你,作出新的成绩。”
寄语青年科技工作者:科研应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在贲德看来,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根本途径。高铁、航天、深海探测、人工智能……他通过举例,感叹国家科技的进步。
雷达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军用技术。贲德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近年来雷达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其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已经日益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空中交通管制雷达、气象雷达,这些都已经很普遍了。随着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雷达的用途也更广泛了。比如,探地雷达、无人驾驶车的毫米波雷达等。”贲德表示,雷达技术的应用转化造福了百姓生活,也让雷达技术获得了更强大的生命力。
“这份奖项对我和我的团队来说是鼓励是鞭策,也是一个新的起点。”贲德说,今后他将以更大的热情和努力投入到雷达创新研究中,不断探索雷达技术的前沿,登上新的高峰。”
重任已在肩,青年要迎接挑战,接过建设科技强国的接力棒。贲德寄语青年科学工作者:“你们的科研工作要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人民生活的改善。只有这样,你们的课题才有实际意义,你们的成果才能得到广泛应用。”
【院士简介】
贲德,男,满族,1938年4月出生于吉林省九台县,1963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雷达专业,获学士学位。自1963年至今在第十四研究所(现隶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从事国家预警探测领域雷达装备技术与系统研究工作。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9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现代快报+记者 阿里亚 胡玉梅/文 钱念秋 储希豪/摄
(编辑 周冬梅)
- 江苏
- 2022-06-09 17:50:19
- 江苏
- 2022-06-09 17:43:07
- 江苏
- 2022-06-09 17:36:30
- 江苏
- 2022-06-09 17:3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