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邱骅悦/文 刘畅/后期)对于孙榕蔚来说,这73天的抗疫征途终生难忘,她先后在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上海临港方舱医院、上海市浦东医院救治新冠肺炎患者。5月26日,江苏省援沪医疗队方舱队离沪返回家乡,孙榕蔚和队友们终于踏上归途。
离沪前最后一个夜班
5月25日凌晨3点,夜色正浓。护师孙榕蔚和同事们已经洗漱完毕,他们将踏着夜色出门,前往上海市浦东医院。如今,这家医院成为了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入院的患者大都是老年人,平均年龄约在80岁以上,既有新冠肺炎感染者,也有罹患其他疾病的普通患者,他们无一例外都需要住院治疗。在住院期间,照顾这些老年患者的任务就落到了孙榕蔚和同事们的肩上。
凌晨4点,穿好防护服后,孙榕蔚正式开始了工作,巡查病房、检查患者身体状况,一个病房接一个病房检查完,时间已经到了早上5点。此时,医院内的老人们陆续醒来。喂药、测血压、测血糖……孙榕蔚马不停蹄,待一切工作完成后,太阳也已高高挂起。
孙榕蔚来自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她是江苏援沪医疗队的队员之一,这是她在上海援沪期间的最后一班。5月26日,江苏省援沪医疗队南通分队的工作正式结束,在历经73个日夜战疫征途后,孙榕蔚和同事们将回到南通。
与其他援沪医疗队的队员相比,孙榕蔚和同事们在外战疫的时间稍微长了那么一些。那是因为他们战疫征途的第一站并非是上海,而是连云港。
从3月13日开始,孙榕蔚就跟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派出的医疗队,前往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一直忙到月底才回到南通。刚从连云港回到南通没几天,尚在隔离期的她就接到了援沪的任务,
4月1日,为进一步做好疫情应急处置任务,由江苏省组派的江苏省援沪医疗队方舱队奔赴上海。孙榕蔚和同事们来不及回家看看,就又随着大部队向上海开拔,再次踏上了与疫情战斗的征途。
从4月2日开始,孙榕蔚和援沪医疗队的队员们先后前往上海临港方舱医院、上海市浦东医院等地,不间断地救治照顾病患。
看着病人康复,她觉得“值了”
在医院里,孙榕蔚主职是儿童外科、妇科护师,在除了救死扶伤外,更多的承担了起了照顾患者的责任。除了日常采核酸外,她还需要为患者提供生活护理,健康监测,心理辅导,监护……在援沪战疫的征途中,她义不容辞地对每一个患者提供无微不至的照顾。
在临港方舱医院工作时,曾有一位老爷爷让孙榕蔚格外上心。老人家今年90岁了,智力退化,腿脚却很麻利。这也成了令孙榕蔚和同事们“头疼”的问题:因为老年痴呆症的缘故,老人家总是一声不吭突然“玩失踪”,漫无目的地在方舱医院中到处“串门”。由于老人是只身入院的,并没有家人陪同,孙榕蔚和同事们为了老人的安全着想,索性和同事们排班,24小时轮流对老人贴身看护,防止他再度走失。
“你哪怕只有几分钟眼睛没盯着,他就走掉了,走的还特别快。”谈起这个患者,孙榕蔚颇有些哭笑不得,但她从不把这些看护措施和“麻烦”二字挂钩。在她心里,对患者尽心尽责是必要的,只要患者能够平安,哪怕再麻烦的措施都必要的工作。
在上海市浦东医院工作期间,孙榕蔚的看护任务同样很重,由于前来治疗的患者年龄大,大都还患有基础病,甚至还一部分患者失去了自理能力,需要定期为他们擦拭身体、翻身活动。不过对她而言,患者的一声感谢,就足以消除所有的疲劳。
“我记得5月中旬的时候,有一位老奶奶因为感染新冠肺炎住了进来,经过我们的照顾,她的心里和身体转变特别大。” 孙榕蔚口中的这位老奶奶年近百岁,刚入院时,老奶奶可能因为环境陌生,不愿意和人交流,精神也有些萎靡不振。
但随着住院期间,援沪医疗队队员们无微不至的照顾,老奶奶精神逐渐恢复了起来,闲的时候还能跟医护人员们拉拉家常,待到痊愈出院时,老奶奶的身心更是活跃了起来,临走时一定要和医护人员挨个握手,一个劲说“感谢你们”。
“虽然离开家这么久,但能来援沪,我一点都不后悔。”孙榕蔚说,“而且看着病人们逐渐康复出院,看着(病例)数据一天天下降,我觉得我们做的一切都值得了。”
- 江苏
- 2022-05-26 21:56:05
- 江苏
- 2022-05-26 21:53:01
- 江苏
- 2022-05-26 21:27:20
- 江苏
- 2022-05-26 21:15:56